-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細中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神經內科
-
身體不好常感冒,多因免疫力低、生活習慣差、環境影響、基礎疾病、遺傳因素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1-21 09:03
1.免疫力低:免疫系統功能較弱,易受病毒侵襲。可通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來增強。
2.生活習慣差:如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要保持充足睡眠,規律作息。
3.環境影響:長期處于污染或人員密集環境,易感染。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接觸病原體。
4.基礎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疾病,使呼吸道防御功能減弱。積極治療基礎病,控制病情。
5.遺傳因素:部分人天生免疫系統相對較弱。可通過后天調養改善。
總之,要綜合調理,增強自身免疫力,預防感冒。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80%面癱可以不同程度地自主恢復.用藥物治療可以提高恢復的效果.藥物治療的原則是消除耳部的面神經水腫.面部的理療和針灸是輔助手段,并不足以消除面神經水腫,對于嚴重的面癱應該進行正規的檢查和治療 藥物治療如果兩個月無效,應該及時考慮手術治療,以免造成永久性面癱和面部肌肉萎縮.最佳的手術時機是面癱半個月內,
2015-12-13 06:3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癱,學名面神經麻痹,也稱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癥,俗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面神經炎”,“歪嘴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腮,努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面癱的根源在于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痹,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癥.心理因素易引發面癱,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面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一般采用針灸,貼藥,拔罐,割治,火針,電針,理療,鼻塞藥,介入治療,面部注射藥物等及一些民間的土辦法如擦鱔魚血等.西藥一般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和抗病毒治療為主.患者多為突然起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有的擔心面容改變而羞于見人及治療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遺癥,這時要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緩解其緊張情緒,使病人情緒穩定,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及護理,以提高治療效果.由于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的非常重要的,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塊保護.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癱側,每日1/2小時;溫濕毛巾熱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側,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部位準確;只要患側面肌能運動就可自行對鏡子做皺額,閉眼,吹口哨,示齒等動作,每個動作做2個八拍或4個八拍,每天2—3次,對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縮及促進康復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癱患者應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接吹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015-12-13 04: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面癱有稱為面部神經麻痹你的情況你可以試試: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偏方---生黃芪30克,赤芍12克,防風12克,當歸12克,蜈蚣2條.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在服上方的基礎上,取適量馬前子,用水浸泡后,切成薄片,放置膠布上(膠布長度視口角至取門的距離而定),然后貼于患側面部,3-7天更換1次. 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偏方---蓖麻仁10克,松香30克.分別研成細粉,取凈水1000毫升煮沸后放入蓖麻仁,煎煮5分鐘后再入松香,小火煎3-4分鐘,倒入冷水中,捻收成膏,切塊備用,每塊約3克左右.用時將藥膏先用熱火燙軟,捻攤于小圓布上,然后貼于患側下關穴(右歪貼左,左歪貼右),用膠布固定,7-10天換藥1次. 治療面部神經麻痹的偏方---先用艾條灸患側耳門,聽宮,下關,煩車4穴,然后將膠布一端緊貼于患側口角,用手將口及面部肌肉向耳根方向推,邊推邊貼膠布,最后將膠布的另外一端貼于耳后乳突上.每隔1-2日更換膠布1次
2015-12-12 18: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面癱是由于外傷,手術,面神經炎,占位性疾病等導致的單側或雙側面神經麻痹,表情肌癱瘓的一種疾病,多發生于單側.患病2年內沒有完全恢復的稱早期面癱,2年以上的稱晚期面癱.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晚期面癱.外科治療可以分為靜態治療和動力性治療.靜態治療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于面部,治療后靜態情況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但動態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動力性治療一般分為二期,一期是將從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經與健側面神經吻合,移植神經末端置于患側,待6個月到1年神經從健側長入患側后,實施二期手術,即移植帶血管神經的肌肉,選擇的肌肉可以為股直肌,股薄肌,背闊肌等,治療3個月到1年后靜態與動態都可達到雙側表情的對稱.
2015-12-12 17: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腮,努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面癱最好以針灸治療,并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建議你盡快到醫院治療.
2015-12-12 15: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