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后如何做好護理?
您好!醫生。我想問一下中風護理的有關問題?我的朋友最近不小心中風了。我想給他點自己的建議。可是我也不是很懂。所以想問一下。希望能得到醫生們的指點。謝謝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風后的護理至關重要,包括飲食護理、康復訓練、心理關懷、預防并發癥、生活環境調整等。 1.飲食護理:保證營養均衡,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蔬菜和水果。減少高鹽、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 2.康復訓練: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計劃,如肢體功能訓練、語言訓練等。 3.心理關懷: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其樹立康復的信心。 4.預防并發癥:定時翻身,防止壓瘡;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感染;觀察大小便情況,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5.生活環境調整:保持室內安靜、整潔、舒適,設置無障礙通道,方便患者活動。 總之,中風后的護理需要耐心和細心,綜合多方面的措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4 06: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中風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語,偏身麻木等癥。大多起病急驟,變化迅速。首先要勸說老人樹立信心,鍛煉四肢,以免肌肉和神經發生萎縮。經常按摩各個關節和肌肉,是防止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好方法。癱瘓老人預防褥瘡非常重要要經常為老人擦洗皮膚,在皺摺處、會陰區和臀部撲些痱子粉,以保持清潔、干燥。一旦出現褥瘡,可用大燈泡烤干患部,涂抹紫藥水,或撒中藥生肌散,并壓迫瘡面。應吃些米粥、水餃、雞湯、細面條等易嚼、易消化而富有營養的食物。
2015-12-13 08: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或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治則:鎮肝熄風、滋陰潛陽。主方:鎮肝熄風湯加減。方藥:懷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白芍、玄參、龜板、天冬、茵陳、川楝子、生麥芽、甘草。如肝陽上亢甚者加天麻、鉤藤以增強平肝熄風之力;心煩甚者加梔子、黃芩以清熱除煩;頭痛較重者加羚羊角、石決明、夏枯草以清熄風陽;痰熱較重者,加膽星、竹瀝、川貝母以清化痰熱。2.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治則:祛風、養血、活血、化痰通絡。主方:大秦艽湯加減。方藥: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術、茯苓、黃芩、石膏、生地。如年老體衰者,加黃芪以益氣扶正。如嘔逆痰盛、苔膩脈滑甚者,去地黃,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等祛風痰,通經絡。無內熱者可去石膏、黃芩。3.痰熱腑實、風痰上擾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腹脹,便干便秘,頭暈目眩,咳痰痰或痰多,舌質暗紅或暗淡,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弦滑而大。治則:化痰通腑。主方:星蔞承氣湯《驗方》加減。方藥:膽南星、全瓜蔞、生大黃、芒硝。如藥后大便通暢,則腑氣通,痰熱減,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轉。本方使用硝黃劑量應視病情及體質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克左右,以大便通瀉、滌除痰熱積滯為度,不可過量,以免傷正。腑氣通后應予清化痰熱、活血通絡藥,如膽南星、全瓜蔞、丹參、赤芍、雞血藤。如頭暈重,可加鉤藤、菊花、珍珠母。若舌質紅而煩躁不安,徹夜不眠者,屬痰熱內蘊而兼陰虛,可選加鮮生地、沙參、麥冬、玄參、茯苓,夜交藤等育陽安神之品,但不宜過多,否則有礙于滌除痰熱。4.氣虛血瘀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氣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細緩或細弦。治則:益氣活血。主方:補陽還五湯加減。方藥:生黃芪、當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如半身不遂較重加桑枝、穿山甲、水蛭等藥加重活血通絡、祛瘀生新作用;言語不利甚者加菖蒲、遠志以化痰開竅;手足腫脹明顯者加茯苓、澤瀉、薏仁、防已等淡滲利濕;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術、山藥以健脾。5.陰虛風動證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煩躁失眠,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紅絳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弦或細弦數。治則:滋陰熄風。主方:大定風珠加減。方藥:雞子黃、阿膠、地黃、麥冬、白芍、龜板、鱉甲、五味子、炙甘草。如偏癱較重者可加牛膝、木瓜、地龍、蜈蚣、桑枝等通經活絡之品;如舌質暗紅、脈澀等有血瘀證時加丹參、雞血藤、桃仁、地鱉等以活血祛瘀;語言不利甚者加菖蒲、郁金、遠志開音利竅。1.及時治療誘發病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癥、肥胖病、頸椎病等應及早治療;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藥,并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2.重視中風的先兆征象留中風的先兆征象留意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風現象。一旦小中風發作,應及時到醫院診治。3.消除中風的誘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4.飲食結構合理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每周至少吃三次魚,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或者服用深海魚油。ω-3脂肪酸能夠調節血液的狀態,使血液較不容易形成凝塊,進而防止腦梗塞。5.戶外活動注意應逐步適應環境溫度,室內空調溫度不宜過高,避免從較高溫度的環境突然轉移到溫度較低的室外(特別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有過中風史的患者還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頭系鞋帶等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等。中風護理6.飲食營養病人的病情輕重,有無并發癥,能否正常飲食,消化吸收功能、體重、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飲食營養治療方案。在急性期飲食治療是讓病人能度過危急階段,為恢復創造條件。恢復期應提出合理飲食的建議,糾正營養不足或營養失調,促進恢復和防止復發。(1)重癥病人的飲食治療重癥或昏迷病人在起病的2~3天之內如有嘔吐、消化道出血者應禁食,從靜脈補充營養。3天后開始鼻飼,為適應消化道吸收功能,開始的幾天內以米湯、蔗糖為主,每次200~250ml,每天4~5次。在已經耐受的情況下,給予混合奶,以增加熱能、蛋白質和脂肪,可用牛奶、米湯、蔗糖、雞蛋、少量植物油。對昏迷時間較長,又有并發癥者,應供給高熱能、高脂肪的混合奶,保證每天能有蛋白質90~110克,脂肪100克,碳水化物300克,總熱能10.46MJ(2500kcal),總液體量2500ml,每次300~400ml,每天6~7次。鼻飼速度宜慢,防止反流到氣管內。必要時可選用勻漿飲食或要素飲食。(2)一般病人飲食治療熱能可按125.52~167.36kJ(30~40kcal)供給,體重超重者適當減少。動物蛋白質不低于20克/天,包括含脂肪少的而含蛋白質高的魚類、家禽、瘦肉等,豆類每天不少于30克。脂肪不超過總熱能的30%,膽固醇應低于300毫克/天。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脂,以及動物的內臟等。超重者脂肪應占總熱能的20%以下,膽固醇限制在200毫克以內。碳水化物以谷類為主,總熱能不低于55%,要粗細搭配,多樣化。限制食鹽的攝入,每天在6克以內,但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時可適當增加。為了保證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每天應供給新鮮蔬菜400克以上。進餐制度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每天4餐,晚餐應清淡易消化。建議平時留意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風現象。一旦小中風發作,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2015-12-13 07: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風病人是心腦缺血引起的,護理只是安慰而已,只有抓緊時間,找對方法,才可爭取最大的可能,西醫目前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治愈率可以說是零,使病人一生在藥中度過,最好的方法,找專業的心腦病專業中醫人,才可有機會完全康復,配合按摩,針灸,氣功,康復鍛煉,皆是必要的,法多,才可各有針對,醫生詢問:失眠嗎,
2015-12-12 22: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長期服用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需用保肝藥嗎 -
Q: 老人突發腦中風應如何處理 -
Q: 老人中風是否有預兆? -
Q: 初期腦梗塞患者能否吃中風再造丸? -
Q: 補鈣與中風幾率的關系如何? -
Q: 輕微中風是否會影響壽命? -
Q: 初期腦梗塞患者能否吃中風再造丸? -
Q: 輕度中風導致腿腳麻乏力的原因是什么? -
Q: 兩側放射冠多發缺血性腔梗算中風嗎? -
Q: 中風恢復期間常感眩暈是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