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總把好吃的留給孩子自己不吃怎么辦
我母親今年46歲,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因為她小的時候她的父母并沒有她想吃什么就滿足她,所以她告訴自己以后她要把什么好吃的都給她的孩子.現在我已21歲了,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但是必定我還是很愛我的母親,也知道凡是孝為先,所以雖然我現自沒有工作,但是只有是她給我買的好吃的我都會告訴她說:“媽媽你也一起吃啊!”可她卻說“不,你吃,我不吃!”她以為什么好吃的都給我,我就會很開心,其實每次聽她這樣說我都會很難過!那么多吃得我一個人也吃不完,就是想和自己最愛的一起吃,那才會高興!有時候明明好吃的就有很多,我和父親,奶奶多讓她吃他就是不肯吃,要吃也是吃剩下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母親把好吃的都留給孩子,自己不吃,這種情況可能是出于愛,但也可能反映出一些心理和習慣方面的問題。比如長期的生活習慣、補償心理、自我犧牲意識、對孩子的過度關注以及缺乏溝通等。 1. 長期的生活習慣:母親從小的經歷形成了她現在的行為模式,認為把好東西留給孩子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 2. 補償心理:由于自己童年的缺失,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彌補。 3. 自我犧牲意識:覺得為孩子付出一切是自己的責任,忽略了自身的需求。 4. 對孩子的過度關注:將孩子的需求置于首位,忽視了自己也需要享受。 5. 缺乏溝通:孩子和母親之間沒有充分交流彼此的真實想法和感受。 母親的這種行為雖然出于愛,但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影響家庭關系的平衡。家庭成員之間應加強溝通,讓母親明白共同分享的快樂,同時孩子也要多關心母親,營造更加和諧的家庭氛圍。
2025-01-13 20: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的母親就是由于小時侯由于物質緊張的關系,對其心理影響很深,有自己的孩子后,這份愛就會自然轉移到你身上,相信她很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她自己做小孩時受的苦.你可以和她交通一下,讓她明白你內心的感覺,感謝她對你過份的關愛,同時也讓她明白,你已經長大懂事,知道有福同享才會一起開心快樂.如果她不愿意接受,你學會撤嬌,她不吃,你也不吃,要吃就一起吃;她會因為你不開心不吃而強迫自己吃,剛開始可能不習慣,但一段時間后,讓她發現你們一起吃時,你很開心.
2015-12-13 03: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個特征:1)“絕對化要求”,即對人或事部有絕對化的期望與要求;2)“過分概括”,即對一件小事做出夸張,以偏概全的反應;3)“糟糕透頂”,即對一些挫折與困難做出強烈的反應,并產生嚴重的不良情緒體驗.凡此種種,都易使人對挫折與精神困擾做出自暴自棄,自怨自艾的反應.可以運用心理中的合理情緒療法跟她好好聊聊,具體可用情緒“ABC理論”:在誘發事件A(Activatingevent),個人對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個人對誘發事件所產生的情緒與行為后果C(Consequence)這三者關系中,A對C只起間接作用,而B對C則起直接作用.換言之,一個人情緒困擾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對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對于個人的思想行為方法起決定性的作用.
2015-12-12 22: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可以理解母親疼愛孩子的心理,有好吃的總是想方設法留給孩子,即便壞掉也舍不得吃.我想這時候你需要的是跟媽媽溝通,把你的想法告訴她,告訴她你們一起吃,一起享受才更快樂,另外,也可以“強制性”一點啊,撒撒嬌,非要讓她吃,相信雖然最后她可能是被迫把東西吃掉,但是相信她的心里一定很高興,為你惦記著她,心中有她而高興啊!
2015-12-12 21: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呵呵,這很簡單.知者,明也.讓他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因為他們不懂,所以他們會一直這樣做,他們以為這樣就是愛.所以要把自己心中的話將出來.
2015-12-12 2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