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腦癱嬰兒有哪些表現?
全部癥狀: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異常是腦癱嬰兒的家長們能夠早期發現腦癱患兒的主要癥狀,據專家介紹,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雖然不是非常的明顯,但是細心的家長們也是不能發現的,那么,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是什么呢?發病時間及原因:治療情況: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通常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反射異常、肌張力改變和智力發育遲緩等。 1.運動障礙:嬰兒可能出現肢體動作不協調,如無法完成正常的抓握、翻身、坐立等動作。 2.姿勢異常:常呈現出頭部后仰、四肢僵硬或過度彎曲等不自然的姿勢。 3.反射異常:原始反射消失延遲,如握持反射在 3 個月后仍未消失。 4.肌張力改變:可能表現為肌張力過高或過低,肢體僵硬或松軟無力。 5.智力發育遲緩:對周圍環境反應遲鈍,認知和語言能力發展緩慢。 總之,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嬰兒的日常表現,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的評估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
2025-01-13 16: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1)過度激惹:持續哭叫,入睡困難,大約有30%腦性癱瘓小兒在生后前3個月有類似嚴重“腸絞痛”的表現。 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2)喂養困難,吸吮及吞咽不協調,護理困難,頻繁吐沫,以及持續體重不增。 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3)非常“敏感”或激動,但如果患兒(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僅在饑餓時有如此表現則意義不大。 早期腦癱嬰兒的表現(4)對噪音或體位改變“敏感”時難將大腿外展,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家長常反映“孩子不喜歡洗澡”,當腳用觸及浴盆邊緣,背部即僵硬豎弓形。以上某一種情況也可能在正常小兒出現,不能根據具有其中某一兩項就診斷為腦性癱瘓,若存在多種情況,而且是發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兒,就要考慮有腦性癱瘓的可能。
2015-12-13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小兒腦癱早期癥狀:1、易驚、易哭吵、睡眠不安。2、全身乏力、四肢發軟或發緊。3、喂奶困難,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易嗆奶,吐奶。4、嬰兒的嘴不能很好地閉合,哭聲微弱或陣陣尖叫。5、穿衣時肢體僵硬,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時難以分開大腿,洗澡時雙手握掌,四肢僵硬。6、抱舉時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勢,像雙足跳芭蕾舞樣,有的甚至出現交叉,呈剪刀樣。7、2-3月還不會笑,抬頭,手指緊握,不會張開。8、4-5月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此外,智力發育也落后于同齡正常兒。
2015-12-13 10: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表現在語言,運動,智力等方面的異常。
2015-12-13 07: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