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后患直腸癌,心理與疾病關系如何?
我一個朋友和他老婆結婚十幾年了,生有一兒一女,老婆人很好,可是他竟然還出去外面找女人,都不回家了,結果被查出得了直腸癌,那個女人也跑了,現在才知道有家的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心理因素如長期的精神壓力、不良情緒等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生活方式、遺傳、飲食、腸道疾病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1. 生活方式: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長期熬夜等,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和代謝功能,增加直腸癌的發病幾率。 2. 遺傳因素:部分直腸癌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直腸癌,其親屬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3. 飲食因素: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以及腌制、燒烤類食物,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容易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增加直腸癌的發生風險。 4. 腸道疾病: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等腸道疾病,如果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逐漸發展為直腸癌。 5. 心理因素: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緊張等不良情緒狀態,可能影響內分泌和免疫系統,使得身體對癌細胞的監視和清除能力下降,從而增加患癌風險。 總之,直腸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積極治療腸道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于預防直腸癌具有重要意義。一旦確診,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
2025-01-14 03: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直腸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發病與社會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等有關。直腸息肉也是直腸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認的是動物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高,食物纖維攝入不足是直腸癌發生的高危因素。直腸癌早期癥狀有刺激癥狀:排便習慣改變,便前有肛門下墜感,有時伴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晚期下腹痛。狹窄癥狀:癌腫侵犯至腸管狹窄的時候,早期大便變形,變細,嚴重時出現腸梗阻表現;癌腫破潰感染癥狀:大便表面帶血及粘液,甚至膿血便。一般直腸癌出現的頻率:便血80-90%,便頻:60-70%,便細:40%,粘液便35%,肛門痛20%。建議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順便排除由痔瘡引起的可能。早期直腸癌可結合“扶正”的中藥如:醫用級靈芝孢子粉或高濃縮的靈芝制劑予以防治調理。
2015-12-13 16: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直腸癌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癥狀,而后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由于腫瘤潰爛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導致病人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著。建議您到醫院做一次檢查,如腸鏡。平時多注意飲食,適當鍛煉,把營養跟上,或者配合服用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都能很好地調理身體。許多服用Rh2護命素的人都提高了生活質量。
2015-12-13 06: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直腸癌的早期癥狀主要是直腸刺激癥狀,常見腹瀉,里急后重及排便不盡感,有時每日排便數十次,但每次量不多.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腹瀉及便秘交替出現.間歇性的便血,或者大便中有粘液,腹脹,腹痛,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排便困難,大便變細變形.建議您查一下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平時是需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015-12-13 00: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腸癌早期有以下表現。 便血為腸癌常見的癥狀之一。發病初期50%的病例有便血,開始出血量少,見于糞便表面,合并感染后為濃血便。慢性腸梗阻時,腹部膨脹,腸鳴音亢進和陣發性絞痛。全身惡病質癌腫晚期,病人出現食欲減退、消瘦、乏力、貧血、黃疸、腹水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瀉等。 為增加腸癌的治愈率,目前腸癌治療中普遍采用中西醫聯合治療,在手術、放化療的同時讓病人服用現代中藥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抑制瘤體增長,減輕治療副作用。目前人參皂苷Rh2的提取技術已非常成熟,含量較高的產品有含量高達16%左右,臨床上已經幫助多位腸癌患者恢復健康。
2015-12-12 2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