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真菌過敏性哮喘是一種因對真菌過敏而引發的哮喘疾病,治療藥物包括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茶堿類藥物、β?受體激動劑等。 1.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能減輕過敏反應,緩解哮喘癥狀。 2.糖皮質激素:例如布地奈德,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有效控制氣道炎癥。 3.白三烯調節劑:像孟魯司特鈉,可調節氣道炎癥和舒張支氣管。 4.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 5.β?受體激動劑:沙丁胺醇是常見的此類藥物,能迅速緩解支氣管痙攣。 真菌過敏性哮喘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室內清潔通風,預防哮喘發作。
2025-01-13 17: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一般治療 (1)擬腎上腺素類藥物: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有極強的支氣管擴張作用。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興奮β受體,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增加環磷腺苷(CAMP)的合成,提高細胞內環磷腺苷(CAMP)的濃度,擴張支氣管平滑肌,穩定肥大細胞膜。由于麻黃堿、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對α、β1、β2受體有多種效應,故逐漸被β2受體興奮劑替代,后者可選擇性地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大大減少了對心血管的副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氯丙那林、雙氯醇氨、丙卡特羅等。多采用口服和吸入給藥方式,吸入又分氣溶膠、霧化溶液和干粉劑等,具有用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等優點。口服劑型有緩釋和控釋制劑,可延長并較好維持有效血藥濃度。在用β2受體興奮劑時,某些病例可引起心率加快、手抖等,但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而上述癥狀逐漸減輕或消失。 (2)茶堿類藥物:氨茶堿解除支氣管痙攣的作用已為半個多世紀的臨床實踐所證實。研究表明,茶堿有抗炎作用,能穩定和抑制肥大細胞、嗜堿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能拮抗腺苷引起的支氣管痙攣,能刺激腎上腺髓質和腎上腺以外的嗜鉻組織釋放兒茶酚胺,增加健康的或疲勞的膈肌對低頻刺激的收縮力。 (3)抗膽堿能類藥物:可用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吸入,一次20~80μg,3~4次/d。局部用藥,無全身副作用,并具有較持久的解痙效果。 (4)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可預防和抑制氣道炎癥反應,降低氣道反應性和抑制遲發相哮喘反應。其機理是抑制磷脂酶A2,阻止LTs、PGs、TXs和PAF的合成;抑制組胺酸脫羧酶,減少組胺的形成;增加β-受體和PGE受體的數量;減少血漿素原激活劑的釋放及彈性蛋白酶和膠原酶的分泌;抑制支氣管腺體中酸性黏多糖的合成;促使小血管收縮,增高其內皮的緊張度,從而減少滲出和炎癥細胞的浸潤等。總之,糖皮質激素對哮喘的療效是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目前治療哮喘最有效的藥物,但因長期應用可能產生眾多的副作用,不應濫用。目前一般主張盡可能使用糖皮質激素氣霧劑或干粉劑吸入治療,每天劑量為400~800μg。其最大優點是在支氣管內發揮特有的治療作用,又避免了全身副反應。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嚴重發作或者呈哮喘持續狀態的患者。為了避免或減輕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應將維持量的潑尼松在每天或隔天晨間一次頓服。 2.非特異性免疫治療當不能確定變應原時,可進行非特異性免疫治療,改變患者的反應性,使之能耐受變應原的刺激。常用的藥物有組球蛋白和凍干卡介苗(卡介苗素)等。
2015-12-13 17: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