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失調致乳房小,黃芪泡水能豐胸嗎
你好。內分泌失調引起乳腺增生,已治療的差不多了,但由于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我本身又比較瘦,左側乳房很小,醫生說得半年左右的時間漫漫調理內分泌,我在網上看到不少中醫豐胸的方字,請問黃芪泡水喝能豐胸嗎。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內分泌失調可能影響乳房發育,黃芪泡水喝豐胸的效果并不明確。乳房發育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激素水平、遺傳、營養、運動、生活習慣等。 1. 激素水平:雌激素、孕激素等對乳房發育至關重要。內分泌失調時,激素失衡可能影響乳房大小。 2. 遺傳因素:家族中女性乳房發育情況可能對個體產生影響。 3. 營養狀況:蛋白質、脂肪等攝入不足可能導致乳房發育不良。 4. 運動鍛煉:適當的胸部運動可增強胸部肌肉,一定程度上改善胸部形態。 5. 生活習慣:長期熬夜、壓力過大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乳房發育。 乳房發育不良應綜合調理,不能單純依賴某一種方法。建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如有需要,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內分泌的調理。
2025-01-14 00: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可以的,黃芪泡水就相當于平時我們泡茶那樣就好了,而且它清熱解毒,治療各種口腔疾病,還有抑制口臭的作用,另外,對于女性還可以豐胸,所以建議男性也適量飲用。
2015-12-13 12: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芪亦名戴糝、戴椹、百本、箭芪、百藥綿、二人抬等。相傳古時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糝,善針灸術,為人厚道,待人謙和,一生樂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墜崖兒童而獻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黃,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老人去世后,人們為紀念他,便將老人墓旁生長的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黃芪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古代寫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它來源于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干燥根。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脾、肺經,為補氣要藥。臨床應用時習慣分為生用、蜜炙、麩皮拌炒3種,其藥效各有不同,生黃芪多用于固表、托瘡、利水等;蜜炙黃芪多用于補中益氣;炒黃芪多用于益氣健脾。中醫認為,黃芪能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的作用。對于貧血、浮腫、體虛多汗、胎動不安、子宮脫垂、氣血兩虧、陰虛不足等都有卓著的療效。單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困倦,無力,氣短。胡適先生中年以后,漸感疲憊不堪,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代茶飲用。特別是在講課之前,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鐘,滔滔不絕。古人不僅善用黃芪治療疾病,而且善用黃芪補益身體。黃芪不僅是醫療中的常用中藥,而且也是經濟實惠的滋補品和調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調味、去腥。民間常用黃芪煨大棗,黃芪燉母雞,黃芪煮黑豆,則更是美味佳肴,補益上品。其營養豐富,既補身體,又別有風味,為產婦、老弱、病后體虛者的上好補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煥發,體質增強,榮顏潤膚,延年益壽。需要明確的是,雖然黃芪是一味很好的強壯補益藥,一般無明顯的不良反應。但它是一種溫補性藥物,補氣升陽,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感冒發熱、胸腹滿悶等癥者,不宜服用黃芪;如患有肺結核病的人,有發熱、口干唇燥、咯血等癥狀者,不宜單獨服用黃芪;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證,均不宜服用黃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黃芪可使染色體畸變率和細胞微核率明顯增高,故孕婦不宜長期大量應用。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黃芪不僅對體虛感冒、慢性腎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還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的良藥。
2015-12-13 11: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黃芪是名貴中藥材,根據藥典記載有補氣固表、利尿之功效,夏天可以用黃芪泡水喝,但不可多喝。民間大多是冬令時節,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
2015-12-13 07: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氣”呢?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風散”,有三味藥,主藥就是黃芪,是可以用來治療經常性感冒的。因為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腫。如果屬于“氣虛”,也可以常服黃芪。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腫,中醫治療時,黃芪有時也是常用的中藥。所謂“托毒生肌”,意為手術后傷口容易恢復,或使久不愈合的膿腫化膿生肌。用黃芪,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個人體質不同適量服用,黃芪的吃法很多,現介紹幾種:1、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后,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3、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黃芪是補氣藥,黃芪的功效為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與枸杞同為補虛藥,枸杞重在補陰,主要功效是補肝腎,明目.因此是可以一起喝的.這兩者都是性甘,黃芪溫,,枸杞平,所以現在這個季節喝是會上火的
2015-12-13 03: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