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在癥狀、病因、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存在明顯不同。癥狀上,前者表現為痙攣性癱瘓,后者為弛緩性癱瘓;病因多樣,包括外傷、炎癥、腫瘤等;診斷依靠神經電生理檢查等;治療方法各異;預后也有所差別。 1.癥狀: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導致肌肉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下運動神經元受損則肌肉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無病理反射。 2.病因: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常見于腦血管病、腦腫瘤等;下運動神經元受損可因脊髓灰質炎、周圍神經炎等引起。 3.診斷: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肌電圖,對兩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上運動神經元受損時運動傳導速度正常,下運動神經元受損時運動單位電位減少。 4.治療: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多以藥物治療原發病、康復訓練為主;下運動神經元受損除治療原發病外,還可能涉及神經營養藥物。 5.預后:上運動神經元受損恢復相對較慢;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預后取決于病因和治療時機。 總之,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和下運動神經元受損有諸多不同,明確區分對于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2025-01-14 02: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組病因尚未明確的主要影響脊髓前角細胞、腦干運動核以及錐體束和大腦錐體細胞而無感覺障礙的神經系統進行性變性疾玻臨床表現為不同組合的肌無力、肌萎縮、延髓麻痹及錐體束征。兒童多為遺傳性,成人多是散發性
2015-12-13 15: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特征:癱瘓分布以整個肢體為主單癱、偏癱、截癱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有病理反射無肌萎縮或輕度廢用性萎縮無肌束性顫動肌電圖神經傳導正常無失神經電位
2015-12-13 14: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上運動神經元癱瘓的特征:癱瘓分布以整個肢體為主(單癱、偏癱、截癱);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有病理反射;無肌萎縮或輕度廢用性萎縮;無肌束性顫動;肌電圖神經傳導正常,無失神經電位。下運動神經元性弛緩性截癱: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的截癱以弛緩性為特征,癱瘓程度不等,可以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完全性弛緩性截癱者兩側癱瘓程度相等。肌萎縮伴有血管運動障礙,如浮吸、皮膚青紫等,以及皮膚營養障礙,當前根刺激性病變時,可有肌纖維顫動。腱反射減低甚至消失,跟腱反射尤為明顯,無錐體束征,絕無Babinski征,同時有括約肌障礙。如馬尾神經損害時有大小便失禁,或由于膀胱肌的麻痹,呈神經性膀胱,表現為持久性尿失禁。
2015-12-13 06: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上運動神經元損傷表現為痙攣性性癱瘓,表現為兩下肢完全性癱瘓、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病理反射,因為下運動神經元正常,病程早期肌不出現萎縮;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為遲緩性癱瘓以弛緩性為特征,癱瘓程度不等,可以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完全性弛緩性截癱者兩側癱瘓程度相等,肌萎縮伴有血管運動障礙,如浮吸、皮膚青紫等,以及皮膚營養障礙,當前根刺激性病變時,可有肌纖維顫動。了解了區別以后便不難鑒別,不過最好還是有專業大夫為您查體后才能初定。
2015-12-13 0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選擇性侵犯上下兩級運動神經元的慢性進行性變性疾病。病變范圍包括脊髓前角細胞、腦干后組運動神經元、皮質錐體細胞及錐體。臨床特點為下運動神經元損害引起的肌萎縮、肌無力和上運動神經元(錐體束)損害的體征并存臨床上分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進行性脊肌萎縮癥、進行性延髓麻痹及原發性側索硬化。感覺系統和括約肌功能一般不受影響。最常見的MND類型肌萎縮性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呈全球性分布,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同90%以上為散發病例。成人MND通常在30~60歲起病,男性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