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流變中血漿粘度偏低 1.24 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生理因素、飲食因素、某些疾病、藥物作用、血液稀釋等。 1. 生理因素:個體差異導致血漿成分比例不同,有些人天生血漿粘度稍低,這通常無明顯不良影響。 2. 飲食因素:長期攝入水分過多或飲食過于清淡,可能使血漿中溶質濃度降低,從而導致血漿粘度偏低。 3. 某些疾病:如肝臟疾病影響蛋白合成,導致血漿蛋白減少,使得血漿粘度降低。 4. 藥物作用: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可能引起血漿容量變化,導致血漿粘度偏低。 5. 血液稀釋:大量輸液或失血后補充大量液體,可能造成血液稀釋,血漿粘度隨之降低。 總之,單純的血漿粘度偏低 1.24 不一定意味著嚴重問題,但如果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或異常檢查結果,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原因。
2025-01-13 21: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全血粘度降低見于:出血性疾病,如出血性腦中風、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種貧血癥、尿毒癥、肝硬化腹水癥、急性肝炎等,也表現有低血粘度,但這類血液粘度降低與出血無關,而與慢性消耗性病理過程有關。通過檢查,找到病因。
2015-12-13 1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