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現時間及相關檢查和治療醫院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出生就能發現嗎?最晚能啥時間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能否檢查?還請推薦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比較好的醫院啊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現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出生時就能發現,有的較晚。其基因可檢查。治療該病的醫院選擇需綜合考量。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多發生于 3 歲以下兒童。 1. 發現時間:部分患兒出生時或出生不久即出現癥狀,如白瞳癥、斜視等,從而被發現。但也有患兒在數月或數年后因視力下降、眼球突出等癥狀才被察覺。 2. 基因檢查:基因檢測有助于早期診斷、遺傳咨詢和家族成員的風險評估。 3. 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如眼球摘除術、眼內容剜除術)、化療、放療、局部治療(如激光光凝治療、冷凍治療)等。 4. 醫院選擇:應選擇具備專業眼科團隊、先進醫療設備和豐富治療經驗的醫院。 5. 治療原則: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等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視網膜母細胞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家長應關注孩子眼部異常,及時就醫。
2025-01-14 05: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光鏡檢查:下較多見腫瘤壞死,壞死區內常可見到鈣化灶。血管壁上常可見到嗜堿物質沉著,一般認為是死亡的腫瘤細胞釋放出來的DNA。根據顯微鏡下瘤細胞的改變可將視網膜母細胞瘤分為未分化化型和分化型:①未分化型:瘤細胞排列不規則;細胞形態差異很大,可為圓形、橢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胞質少,核大而深染,分裂像多見,惡性程度較高。由于腫瘤生長迅速,血液供應不足,在遠離血管處的瘤組織可大片壞死,而圍繞血管外圍的存活瘤細胞可成珊瑚樣或指套樣排列,稱為假菊花形排列。②分化型:主要標志為有菊花樣結構。一是菊花:瘤細胞呈方形或低柱狀,圍繞1個中央腔隙形成菊花形排列。細胞核位于遠離中央腔的一端,相對較小,細胞質較多,核分裂象少,惡性程度較低。該型菊花為視網膜母細胞瘤所特有。二是菊花:細胞圍繞1團神經纖維成放射狀排列,該型菊花尚可見于神經母細胞瘤和神經管母細胞瘤。三是小花:類似光感受器的成分呈花瓣樣突起伸向中央腔內,見于分化更好的病例,惡性程度更低。
2015-12-13 22: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時期眼內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如果未能及時確診并合理治療,往往產生嚴重的后果這種病的治療原則是首先要保住患兒的生命,其次是保住患兒的眼球,如果腫瘤較小,可以采用激光光凝或者二氧化碳冷凍的方法直接殺死腫瘤,可以反復多次使用,一般間隔4~6周。
2015-12-13 13: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情況下只要母親是比較細心的一出生就有可能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特點是患眼瞳孔可發現黃光反射.多發生于3歲以前.由于此瘤惡性程度高,并可引起全身轉移而招死亡,發現與治療較晚者,風險因素較大.故早期診斷十分重要,只要診斷及時,處理得當,治愈率可達50%以上.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時期眼內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如果未能及時確診并合理治療,往往產生嚴重的后果這種病的治療原則是首先要保住患兒的生命,其次是保住患兒的眼球,如果腫瘤較小,可以采用激光光凝或者二氧化碳冷凍的方法直接殺死腫瘤,可以反復多次使用,一般間隔4~6周。
2015-12-13 12: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眼部腫瘤中高居首位。患者以嬰幼兒為多,1~7歲兒童占85%,偶見于成人。性別差別不大。雙眼患者占25%~30%。此瘤為多中心起源,多從眼的后極部開始,沿視神經入腦是向眼外蔓延的最常見途徑,晚期常因顱內蔓延或全身血道轉移死亡。國外文獻報道治愈率高達90%以上,國內可能因早期發現有困難,治愈率不及國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