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增生性腎小球病變的病理表現及治療
光鏡結果:腎穿刺組織光鏡下可見21個腎小球,其中2個球性硬化形成,2個缺血性硬化形成,余小球見系膜細胞和基質輕度節段性增生,局灶節段性中度加重,基底膜未見明顯病變,Masson染色未見明顯嗜復紅蛋白沉積,其中1個腎小球可見包囊壁層后分層,伴囊周纖維化形成,腎小管上皮細胞空泡及顆粒樣變性,多灶裝萎縮,腎間質內可見單核及淋巴細胞多灶狀浸潤,伴纖維化形成,部分腎小動脈管壁增厚,部分伴節段性玻璃樣變形成。免疫熒光結果:腎小球3個,c3,節段性沉積于包囊壁。IgG,IgA,IgM,CIq,FRA,ALB熒光檢測為陰性。病理診斷:符合:局灶增生性腎小球病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局灶增生性腎小球病變是一種常見的腎臟疾病,其病理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因病情而異,包括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常見的病理表現有腎小球硬化、系膜細胞增生、腎小管病變等。治療方法包括控制血壓、減少尿蛋白、抑制免疫炎癥等。 1.病理表現:腎小球出現球性硬化和缺血性硬化,系膜細胞和基質節段性增生,基底膜無明顯病變,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萎縮,腎間質有炎癥和纖維化,部分腎小動脈管壁增厚并出現玻璃樣變。 2.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來控制血壓、減少尿蛋白。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可抑制免疫炎癥。 生活方式調整: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避免勞累和感染。 定期復查:監測腎功能、尿常規等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并發癥防治:積極預防和治療高血壓、貧血等并發癥。 中醫輔助治療:根據個體情況,采用中藥調理,增強機體免疫力。 3.治療注意事項:治療過程中需遵醫囑,定期復查相關指標,避免自行增減藥物或停藥。 局灶增生性腎小球病變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3 15: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