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一年病情加重,求有效治療方法
得類風濕一年,目前越來越嚴重,有去過很多醫院,吃過很多中藥也吃過很西藥,西藥都只能止當時的痛,中藥呢,去每個醫院開的中藥都是吃過后稍有點作用,但是沒有胃口,吃不下飯,身體基本上要靠打營養針來支撐.每次疼痛的時候手腳就不靈了,手抬不起來,特別天氣冷的時候或者天氣不好的時候很厲害,肉皮發紅皺巴巴的.請問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感染、環境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可延緩病情進展;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對部分患者效果顯著;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用于急性發作期。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2. 物理治療:包括熱療、水療、針灸等,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和肌肉緊張。 3. 生活方式調整: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和潮濕環境;適度鍛煉,增強關節靈活性和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姿勢和睡眠。 4. 飲食調理: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5. 手術治療:對于關節嚴重受損的患者,可考慮關節置換術等手術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13 23: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本人曾經患有痛風,吃了幾年的西藥,不但治不好痛風,而且嚴重損害了身體,后來發展痛到起不了床.在這種情況下,有個親戚給了我一個秘方,說凡是骨痛和筋痛都能治好,我就按照這個藥方買了中草藥泡酒喝,我的痛風就是這樣治好的.并且把這種藥酒給其他得了痛風,風濕,類風濕和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喝,他們都能痊愈.如果你是患者希望解除這種痛苦請聯系我.
2015-12-14 01: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可以檢查一下心臟的問題,有沒有高血壓病史,下肢的水腫,如果是指凹性水腫還是考慮是心臟的問題,眼臉部的水腫,還是建議檢查腎功能的情況.如果下肢是非指凹性的水腫,還是考慮是風濕病問題.“腿疼10多年了,早晨有晨僵現象主要是手指.腰,關節有游走性疼痛,并伴有足跟痛,”還是考慮類風濕的問題,類風濕因子不是診斷類風濕的唯一標準,還要根據您的臨床表現以及x線片的關節表現來確診.您可以做相關部位的x線片,或再檢查一下類風濕的一些其他的化驗,如:AKA,AFA,APF,抗Sa抗體,抗RA33抗體,隱形類風濕因子等檢查.以上您做到檢查,可能是排除了紅斑狼瘡的可能.建議繼續檢查,或做治療性的診斷.
2015-12-13 23: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游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病變主要在關節滑膜,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皮膚,血管,腎等組織器官.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愈,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用追風舒筋丸就可以經濟實惠,不要用西藥,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生氣.你可以到我的診室介紹里詳細了解一下我們的資料,祝早日康復.
2015-12-13 22: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與風濕性關節炎都有發熱,關節痛和血沉增快等表現.臨床上有時較難鑒別.但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為多發性,對稱性的指,掌小關節炎,后期指間關節呈梭形腫大,關節強直或畸形.受累關節周圍皮膚蒼白,變薄,肌肉萎縮.部分患者在關節隆突部偶見皮下小結(類風濕結節).并發心臟損害較少.脾臟與淋巴結常腫大.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治療效果不固定,常為臨時性緩解疼痛.抗“O”多不增高.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X線顯示關節面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和骨質疏松,甚至關節畸形.受累關節的病理變化早期表現為滑膜關節囊周圍軟組織發炎,滲出多量液體而使關節腫大,滑膜絨毛增生.后期有血管翳樣肉芽組織形成,侵犯并破壞關節軟骨,最后軟骨面的肉芽組織纖維化,使上下關節面互相融合,形成關節的纖維性強直和畸形.
2015-12-13 20: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