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歲,2010 年 8 月至 11 月出現清潔過度行為,是潔癖癥嗎?怎么治?
患者年齡:24發病時間:2010年8月至十一月主要表現:洗臉洗手都要十分鐘以上,洗澡要半個小時以上,洗衣服要很久啊,我不知道是不是得了潔癖癥?要怎么樣才能治好呢?醫生診斷及化驗結果: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清潔行為過度可能是潔癖癥,也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心理因素、生活習慣、環境影響、性格特點、精神疾病等。 1.心理因素:焦慮、強迫等心理狀態可能引發過度清潔。例如長期處于高壓環境,內心焦慮,通過反復清潔來緩解。 2.生活習慣:從小養成的過于注重清潔的習慣,可能在特定時期表現得更明顯。 3.環境影響:周圍環境的衛生狀況不佳,或接觸到相關信息,導致對清潔的過度重視。 4.性格特點:性格敏感、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在清潔方面表現得過度。 5.精神疾病:某些精神疾病如強迫癥,可能伴有過度清潔的癥狀。 如果這種過度清潔的行為嚴重影響到生活,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可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和治療。
2025-01-14 23: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可以用認知領悟療法或厭惡療法,這兩個可以自己在網上查下是怎么樣做的
2015-12-14 00: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潔癖屬于強迫障礙,需要做心理輔導治療,網絡求治即可
2015-12-13 21: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編輯本段]預防保健: “潔癖”并不是講衛生: 其實,衛生是為了健康,健康是為了工作,工作是為了創造價值或謀求幸福生活,但不是為了不生病,也就是說,衛生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生活目標。“潔癖”的做法好像是很衛生,但卻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緊張和痛苦,覺得活得特別累,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要花在洗手上,這樣做值得嗎?所以,“潔癖”的價值觀念首先要調整,想想為什么活著。其次,越清潔就越不容易生病嗎?人適度地接觸病菌,反而會產生抵抗力。假如,有兩個人去一個有病菌的場所,一個是“潔癖”,特別愛干凈,一個不是“潔癖”,誰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潔癖”。因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體內產生抗體,會和外來病菌進行戰斗,而“潔癖”沒有任何防備,病菌可以長驅直入。進入成年以后,接觸的社會面很廣,如果還把自己搞的過分干凈,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詢門診,就有許多有“潔癖”的人同時還易患口腔潰瘍、腹瀉、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為太愛干凈的緣故。[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1.潔癖嚴重到強迫癥的話,治療多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之以藥物治療。 2.系統脫敏療法:請患者把自己害怕的東西和場景、經常做的事情,從輕度到重度寫出來,然后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為,如逐漸地減少洗手的次數和時間。 3.認知療法:認知療法的關鍵在于教育糾正。教育糾正從幾個方面出發: 1)找出潔癖的原因,用科學知識消除誤解。 2)讓患者改變思維方式,有計劃,先做主要事情。 3)對于孩子,應和家長配合。采取科學的教養方式,不要對孩子的清潔狀況過分苛求。讓孩子學會控制行為。對孩子好的行為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 4.厭惡療法:經常采用橡皮圈方法。即讓患者在手腕上戴一橡皮圈,一旦他即將出現強迫動作或行為時,便讓他用橡皮圈彈自己的手腕數十乃至數百下,一直彈到強迫觀念消失,有疼痛感為止,從而達到抑制強迫行為的目的。 5.滿灌療法:讓患者坐于房間內,請其好友或親屬當助手。患者全身放松,輕閉雙眼,然后讓助手在患者手上涂各種液體,如清水、墨水、米湯、油、染料等。在涂時,患者應盡量放松,而助手則盡力用言語形容手已很臟了。患者要盡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時睜開眼睛看到底有多臟為止。助手在涂液體時應隨機使用透明液體和不透明液體,隨機使用清水和其他液體。這樣,當患者一睜開眼時,會出現手并不臟,起碼沒有想象的那么臟,這對患者的思想是一個沖擊,說明“臟”往往更多來自于自己的意念,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當患者發現手確實很臟時,洗手的沖動會大大增強,這時候,治療助手一定要禁止他洗手,這是治療的關鍵。患者會感到很痛苦,但要努力堅持住,助手在一旁應積極給予鼓勵。
2015-12-13 14: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