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4 頸椎間盤突出伴頸椎退行性改變怎么治?
本人2007年6月睡覺姿勢不正確,導至嚴重落枕,頭頸不能左轉,否則左手臂疼痛,向右轉則不痛,后經中醫按摩有所好轉,但是經常容易落枕,且有時手臂還是疼痛。2008年5月經RMI征象:矢狀面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錐體輕度變扁,邊緣毛糙·變尖,信號正常,T2WI示多個椎間盤信號減低,C3/4,C4/5,C5/6,C6/7椎間隙變窄,相應平面蛛網膜下腔受壓,形成弧形壓痕,T1WI示C3/4間盤后緣呈錘樣突出,壓迫脊髓,橫斷面示C3/4間盤后緣局限向正中突出壓迫硬膜囊,脊髓信號正常。診斷意見:C3/4頸椎盤突出;頸椎退行性改變。我想請問專家,此病什么意思,嚴不嚴重,能不能治好,如何治療?萬分感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C3/4 頸椎間盤突出伴頸椎退行性改變是常見的頸椎疾病,主要與年齡增長、不良姿勢、頸部外傷、頸椎勞損、頸椎發育異常等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頸椎間盤水分減少,彈性降低,容易發生退變和突出。 2. 不良姿勢:長期低頭、仰頭或頸部姿勢不正確,會增加頸椎壓力,引發病變。 3. 頸部外傷:如頸部受到撞擊,可能損傷頸椎結構,導致間盤突出和退變。 4. 頸椎勞損:長期重體力勞動或過度使用頸部肌肉,易造成頸椎損傷。 5. 頸椎發育異常:先天頸椎結構異常,會使頸椎更易出現問題。 總之,C3/4 頸椎間盤突出伴頸椎退行性改變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頸部過度勞累。如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4 02: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建議做頸椎CT或核磁共振.大概3,4百元左右.
2015-12-14 02: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頸椎位于上顱和胸椎之間,頸椎間盤的結構與腰椎間盤相似。間盤較厚,活動范圍較大。其中第1、第2頸椎主要是旋轉活動,第3頸椎以下部位前后移動較多,第5、第6頸椎在屈伸活動時前后移動范圍最大。頸椎在脊椎中活動度最大,因此其頸間盤、周圍韌帶受傷機會增加。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損傷的積累頸椎間盤也發生退行性改變,逐漸老化,彈性減退,脆性增加。如果繼續受到損傷,可使椎體的骨膜受牽拉和擠壓,而產生損傷后修復反應,形成增生骨贅,骨贅與破裂的椎間盤組織成突出物,壓迫鄰近的組織。突出物如向外側突出,可壓迫神經根,而產生神經根被壓迫或刺激的癥狀;如突出物向后突出,壓迫脊髓可產生脊髓受壓癥狀;如突出物向側方突出,可刺激交感神經;如壓迫椎動脈,可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癥狀。此外,青壯年頸椎間盤尚未發生退化時,可因明顯的外傷而破裂,發生急性頸椎問盤突出,表現癥狀與頸椎病相似,但無骨資增生。較少見。2.護理診斷頸椎病的病人主要以下特征:多見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常發單側,偶發雙側。(1)神經根型是壓迫或刺激椎管單側或雙側的神經根引起的癥狀。病人表現為頸肩痛、頸僵硬,且反復發作。常因勞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過久而誘發,仰頭、咳嗽、打噴嚏時加重,疼痛沿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頸部活動受限,有時可有頭皮痛、耳鳴、頭暈,重者手指麻木,活動不靈。(2)脊髓型此型發生于40歲-60歲的中年人,是壓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早期癥狀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下肢軟弱無力,有麻木感,以至行走困難,腳好似踩在棉花上樣感覺,胸或腰部有束帶感。少有疼痛,繼而出現上肢發麻,手部肌無力,嚴重者發展至四肢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3)椎動脈型沿大腦走行的椎動脈從第6頸椎橫突孔開始通過,當頸椎的橫突孔附近發生病變,頸動脈受壓迫或刺激,除有頸部壓痛、活動受限等頸椎病一般表現外,有時可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視物不清、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癥狀,其甚發生猝倒。其癥狀常為一過性缺血或脊髓缺血的表現。當體位改變時,供血恢復,癥狀也得以緩解。(4)交感型頸椎病由于刺激或壓迫頸椎旁的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耳聾、枕部痛、枕大孔壓痛、視物模糊、眼窩脹痛、眼球震顫、流淚、鼻塞、心跳加快或減慢、心律紊亂、血壓升高或降低、肢體發冷、皮膚瘙癢、麻木感、多汗或少汗等癥狀,這些癥狀可局限于單側,也可見于雙側。3.護理措施(1)讓病人了解頸椎病的有關知識,提高防病意識,增強治療信心,掌握康復的方法。觀察病人治療過程中經受心理情緒的變化,調節心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2)正確有效牽引,解除機械性壓迫。注意牽引時的姿勢、位置及牽引的重量,并及時發現牽引過程中的反應,如是否有頭暈、惡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頸部制動,應減輕局部刺激。正確應用理療、按摩、藥物等綜合治療,以解除病痛。正確指導病人的頭頸功能鍛煉,堅持頸部的活動鍛煉,方法為前、后、左、右活動及左、右旋轉活動,指導病人兩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訓練,以及手指的各種動作。(3)非手術治療過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體麻木無力的變化。按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長期臥床的病人,應注意有關臥床并發癥的預防與觀察。經常用50%的紅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處、內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勵病人主動加強各關節活動。4.治療與急救(1)神經根型、交感型頸椎病可采用非手術療法治療。非手術療法也是手術治療的基礎,是治療頸椎病的基本方法,它可使頸椎病的癥狀減輕、好轉、治愈,對早期病人尤其應如此治療。常采用頭部牽引、理療、局部制動、藥物治療等措施。(2)頭部牽引用刻枕吊帶取坐位或仰臥牽引,頭前傾15度,重量為4千克-6千克,每日1次-2次,每次25分鐘—30分鐘,10次為1個療程。可連續牽引3個療程后休息2周,必要時可再牽引。(3)按摩可與牽引治療配合,在牽引后進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腫消退和改善神經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松馳肌肉痙攣,解除疼痛,緩解癥狀。(4)局部制動癥狀輕者不需制動,可用消炎鎮痛劑及舒筋活血中藥等。癥狀嚴重者可用硬紙殼、泡沫塑料條或石膏條制成簡單圍頸局部制動,也可用頸支架制動。(5)加強頸部活動鍛煉疼痛好轉后,逐漸作頸部各方向活動,以增強頸部肌力。平時應注意臥位的姿勢及枕頭的高度,仰臥時枕頭不宜過高;側臥時枕頭可略高,使頸部與軀干保持一條線,而不偏向一側。
2015-12-14 01: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般做CT就可以確診的,
2015-12-13 18: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頸椎檢查,就可以通過看醫生檢查和拍片檢查一下,就可以確診是否有頸椎病引起的癥狀。確診后針對性的治療。
2015-12-13 13: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