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致顱內壓偏低,靜脈點滴與鞘內注射哪個好?
由于出汗過多造成脫水性顱內壓偏低頭暈眼花精神意識模糊站立走動時眩暈嚴重平躺癥狀消失不頭痛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經過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腦外科教授確診為顱內壓偏低屬于脫水引起的教授說只需要多喝些鹽水多休息多滋補就可以的本來可以打點滴治療但是由于時間問題沒有在醫院打點滴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問一下打點滴治療是不是掛生理鹽水查過資料資料上說是鞘內注射就是通過脊椎骨間的縫隙注射生理鹽水不知道直接用生理鹽水通過靜脈打點滴可不可以起到同樣的療效?是不是比口服鹽水更有效?謝謝()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脫水導致顱內壓偏低時,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補液、靜脈點滴生理鹽水以及鞘內注射生理鹽水等。靜脈點滴和鞘內注射的效果及適用情況有所不同。 1. 作用機制:靜脈點滴主要是通過血液循環補充身體整體的水分和電解質,改善脫水狀況;鞘內注射則是直接將生理鹽水注入腦脊液,更直接地增加顱內腦脊液量,提升顱內壓。 2. 效果差異:對于輕度脫水導致的顱內壓偏低,口服鹽水和靜脈點滴通常能有效改善;而嚴重或持續不緩解的情況,鞘內注射可能效果更顯著。 3. 風險評估:靜脈點滴相對簡單、安全,常見風險如輸液反應;鞘內注射屬于有創操作,可能引起感染、腦疝等并發癥。 4. 適用情況:一般先嘗試靜脈點滴,若效果不佳或病情緊急、嚴重,再考慮鞘內注射。 5. 個體差異:患者的身體狀況、脫水程度、對治療的反應等個體因素也會影響治療方式的選擇。 總之,脫水引起顱內壓偏低時,具體治療方式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綜合判斷,由醫生決定。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注意休息和飲食。
2025-01-14 02: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