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大便失禁且無規律,每周約一次,如何應對?
從2008年開始出現偶爾大便失禁的現象,2009年較頻繁,現在大約每周一次左右,平時大便沒有規律,經常較長時間才大便一次這是什么情況,該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大便失禁且無規律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肛門括約肌損傷、神經系統疾病、腸道炎癥、心理因素、不良生活習慣等。 1. 肛門括約肌損傷:可能由于外傷或手術等原因造成,使肛門無法正常控制排便。治療可能包括括約肌修復手術。 2. 神經系統疾病:如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等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排便控制失常。治療重點在于控制原發病,可能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3. 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刺激腸道影響排便功能。治療常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糖皮質激素等藥物。 4. 心理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可能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心理治療和調節情緒有助于改善癥狀。 5. 不良生活習慣: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長期憋便等。調整生活方式,如規律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適度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 出現大便失禁且無規律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通過詳細的檢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改善癥狀也非常重要。
2025-01-14 02: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已經養成排便習慣后,出現不能控制排便的情況,稱為大便失禁。大便失禁不同于腹瀉。它常常是由慢性便秘引起的。當聚集在腸內的那些干燥堅硬的大便排出后,含有大量水分的大便也隨之被擠出來,使大便污染了尿布或內褲。也有少數孩子因為某些事而精神緊張,也會出現大便失禁的現象。對大便失禁患兒,家長要分別情況,做以下一些工作:注意觀察或詢問孩子的大便規律,看看孩子是否患有慢性便秘。了解孩子有沒有什么煩惱的心事。如果有的話,家長要引導孩子將心事放下。給孩子多吃含豐富纖維的食物,鼓勵孩子多飲水。大便失禁是孩子自己也不愿意發生的事,所以一旦發生,家長千萬不要打罵孩子,更不能在同學面前羞辱他。相反要注意安慰好孩子,將問題淡化,會有利于情況的好轉。在采取了以上一些措施之后,如果癥狀沒能得到改善,就應當帶孩子去醫院就醫。大便失禁是指在沒有疾病或器官損害情況下發生的排便失控。大約有17%的3歲兒童,1%的4歲兒童會出現大便失禁。多數大便失禁的原因是兒童拒絕接受排便訓練,但有的是因慢性便秘引起。慢性便秘會使腸壁擴張,兒童的排便意識減弱,肌肉的控制能力減弱。首先需要確定大便失禁的原因是軀體的,還是心理的。如果原因是便秘,那么解除便秘則是可行的,同時采用其他方法以保證腸的正常蠕動。如果行之無效,則必須請醫生進行診斷測試。對那些拒絕進行排便訓練的大小便失禁的兒童來說,心理咨詢是很有必要的。
2015-12-14 14: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主要是根據發病原因來治療。2、飲食調節:治療肛管直腸的炎癥,使大便成形,避免腹瀉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腸炎癥刺激的不適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纖維素高的及富有營養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肛管直腸有炎癥可對癥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膚有炎癥應經常保持肛周清潔,使其保持干燥或外用藥涂擦。3、肛門括約肌鍛煉:方法是囑患者收縮肛門(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堅持數秒鐘,這樣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2015-12-14 03: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多屬于缺乏鍛煉造成的情況,注意適當多活動,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另外養成定時蹲廁所的習慣,避免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局部衛生,避免暴飲暴食,需要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疾病恢復的關鍵
2015-12-14 0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大便失禁是之不能自主的控制排便排氣,雖說發病率不高,但是對患者自身的生活有很大影響。可先保守治療,通過飲食控制來調節,多吃一些富含纖維,蛋白含量較高的食物,也可行肛門括約肌的鍛煉來進行治療。若不能緩解,建議手術。
2015-12-13 18: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中風后為何會出現大便失禁 -
Q: 肛瘺導致大便失禁如何處理 -
Q: 吃肉后大便失禁,不吃肉則正常,原因何在? -
Q: 先天性肛門閉鎖手術后大便失禁如何處理 -
Q: 糖尿病患者大便失禁應如何飲食調理? -
Q: 老人大便失禁應如何處理 -
Q: 肛瘺導致大便失禁應如何處理? -
Q: 大便失禁應如何應對 -
Q: 大便失禁有哪些具體癥狀表現 -
Q: 大便失禁有哪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可發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