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鉀高或缺鉀的表現、治療及自身癥狀判別
我想問體內鉀高或缺鉀會有什么表現,要怎么治療?從很小的時候每隔醫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全身體無力的現象,先從腿開始,最后好的也是腿最后好。時間不等,有的時候兩個月,有的時候半年。我到云南羅平縣第2醫院檢查過說是高鉀!我想問我的癥狀是屬于高鉀還是低鉀?分別要注意些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體內鉀含量異常會引起多種癥狀,高鉀血癥和低鉀血癥的表現有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異。要判斷具體情況,需綜合多種因素,包括癥狀特點、檢查結果等。同時,生活中也有相應的注意事項。 1. 高鉀血癥的表現:常出現肌肉無力、麻木,嚴重時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 2. 低鉀血癥的表現:主要有四肢無力、腹脹、心律失常等。 3. 高鉀血癥的治療:停止鉀攝入、促進鉀排出(如使用利尿劑)、使用鈣劑對抗鉀的毒性等。 4. 低鉀血癥的治療:補充鉀離子(口服氯化鉀等)、治療原發病。 5. 判別方法:需要結合血鉀檢測結果、癥狀發作頻率和特點等綜合判斷。同時,醫生還會考慮其他可能影響血鉀的因素,如藥物使用、腎臟功能等。 6. 注意事項:無論高鉀還是低鉀,都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勞累。高鉀血癥要減少高鉀食物攝入,低鉀血癥則適當增加含鉀豐富的食物。 總之,體內鉀含量異常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
2025-01-14 20: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般可以及時補充一些含鉀較高的食物補充,比如說:香蕉白菜海帶蘋果西瓜等蔬果,如果是因為病理性缺鉀,像長期服用地黃類藥物所致,在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建議服用口服氯化鉀,具體用量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缺鉀比較長期嚴重的,可以到醫院液
2015-12-14 0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缺鉀:在正常飲食情況下一般不會發生低鉀,只有在消化道梗阻、昏迷、神經性厭食癥以及長期禁食的患者或者腎功能出現問題導致鉀的丟失才會發生缺鉀。急性鉀丟失會感覺全身軟弱無力,慢性缺鉀一般不會有什么癥狀,鉀丟失的太多會發生心律失常,會發生酸性尿。高鉀:一般正常人不會出現高鉀,高鉀發生在酸中毒,大量輸入鉀溶液,或者大量輸入庫存血的情況下。高鉀是很危險的事情,嚴重高鉀會心臟驟停。分析結論:癥狀無法說明是高鉀還是低鉀。建議去做個血液生化檢查,查一下血清中鉀的含量就可以確診了。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注意什么,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成分,但是多了也不行,很多食物里面都含有甲,正常飲食就行了。
2015-12-14 06: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鉀血癥是指血清鉀離子高于5.5mmol/L。高鉀血癥的患者機體K的含量不一定高于正常。正常情況下,機體具有調節鉀濃度的有效機制,故不易發生高鉀血癥,但一旦出現短時間或長時間沒內不能逆轉的各種因素,皆會發生高鉀血癥。高鉀血癥的主要原因有:①鉀的入量過多,②排除減少,③組織破壞,④分布異常。高鉀血癥可導致心臟和呼吸肌功能的嚴重損害,需積極處理。高鉀血癥多有明確的誘發因素,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應采取綜合性措施,其中包括靜脈應用Ga2、Na對抗K對心臟的作用,同時Na也可促進K向細胞內轉移;補充堿性溶液促進K的轉移;靜脈應用葡萄糖、胰島素,給予必需氨基酸,促進合成代謝和K向細胞內的轉移。應用利尿劑或鉀離子交換樹脂促進K的排除;在嚴重高鉀血癥、出現并發癥和急性腎功能不全時應透析治療。處理原發病和誘發因素。建議定期去醫院復查,并咨詢醫師結合檢查結果和癥狀予以積極的對癥支持治療。
2015-12-14 01: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患者檢查高鉀全身無力高鉀的臨床表現:1.神經肌肉系統無力。2.心律失常。3.中樞神經系統嗜睡、昏迷。4.惡心、嘔吐、腹痛所有是高鉀血癥注意鉀鹽的吸收(清淡飲食)促進鉀排泄
2015-12-13 2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做完心臟導管消融術后低血鉀如何處理? -
Q: 心臟導管消融術后低血鉀如何處理? -
Q: 長期服用壽比山降壓藥會缺鉀嗎? -
Q: 頭暈四肢無力是否由低鉀導致? -
Q: 人缺鉀的原因是什么?鉀的正常范圍是多少? -
Q: 頭暈四肢無力是低鉀導致的嗎? -
Q: 缺鉀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
Q: 全身乏力并肌肉跳動是缺鉀導致的嗎? -
Q: 低鉀血癥的成因及應對措施有哪些 -
Q: 老人缺鉀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