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歲患肝豆狀核變性 9 年,現肝部疼痛,B 超結果異常,病情如何?
16歲患肝豆狀核變性,至今9年,一直肝部疼痛,晚上左側臥疼痛加劇,有時候還隱隱痛,轉氨酶80多,后來輸液轉氨酶降為46,今天b超結果,肝臟左葉厚約為4.2cm,右葉斜徑約12.0cm,回聲致密稍增強、欠均質,未見占位,門脈主干內徑1.0cm,肝內外膽管不擴張。膽囊約6.5*3.0cm,透聲好,壁不厚脾肋間厚約3.9cm,長徑12.0cm胰腎形態結構未見明顯異常腹腔內未探及腫大淋巴結超聲提示:肝回聲致密增強我想了解我的肝部是不是已經很嚴重了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2008-4-1014:46:51)醫生您好:謝謝您們的答復,我現在在口服硫酸鋅溶液,每天30ML(100mL/0.2g)(鋅含量),以及肝太樂,肝部疼痛還是沒有減輕,夜間睡不好,大便顏色偏黑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節為主的腦部變性疾病?;颊吣壳案尾刻弁矗珺 超顯示異常,病情需綜合多方面判斷,包括癥狀、肝功能指標、銅代謝指標、治療情況等。 1. 癥狀表現:肝部疼痛是常見癥狀之一,可能與肝臟的病變程度和銅沉積有關。 2. 肝功能指標:轉氨酶曾升高,雖經治療有所下降,但仍需持續監測。 3. 銅代謝指標:對于肝豆狀核變性,檢測血清銅藍蛋白、尿銅等銅代謝指標對評估病情至關重要。 4. 治療效果:口服硫酸鋅溶液和肝太樂,疼痛未減輕,可能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5. 其他因素:大便顏色偏黑,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綜合來看,患者的病情需要進一步檢查和評估,以便制定更合適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定期復查,遵循醫囑治療。
2025-01-13 21: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不知道你現在你是如治療的,用什么藥治療的,你可以用中藥進行治療,以減輕你的痛苦,有的用中藥治療病情非常穩定,
2015-12-14 06: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建議你做胸片檢查
2015-12-14 04: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肝豆狀核變性是以青少年為主的遺傳性疾病,由銅代謝障礙引起.其特點為肝硬化、大腦基底節軟化和變性、角膜色素環(Kayser-Fleischer環),伴有血漿銅藍蛋白缺少和氨基酸尿癥.又名Wilson病.青霉胺為首選藥,成功的關鍵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初始劑量為每日1~2g,分4次餐前服用,可逆轉或減輕肝、神經和精神病變.病變緩解快慢個體差異很大,可數星期迅速康復,也可數年不見好轉,有時甚至出現神經癥狀加重,后者可加大青霉胺用量至每日4g,數年后,癥狀明顯改善,病情穩定后可減至每日1g,終身服藥.含銅高的食物如貝殼類海產品、動物肝臟、硬果類、可可和巧克力等應限制,使每日銅攝入低于1.5mg,飲用水應軟化.另外也可以考慮用一些銅抑制劑.
2015-12-13 20: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豆狀核變性? 肝豆狀核變性(HLD)由Wilson(19l2)首報,是一種遺傳性銅代謝障礙,以豆狀核、肝、腎和角膜銅沉積表現的各種 異常為特征。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錐體外系癥狀、肝硬化、精神癥狀、腎功能損害及角膜色素環(Kayser-Fleischer ring,K-F環)。發病率各國報道不一,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約為15~30/100萬?;蝾l率約0.003~0.007,雜合子頻率稍大于0. 01。本病在我國尚無流行病學的大宗資料報告,根據廣州中山一院神經科1981~1991年神經遺傳??崎T診957例初診病例分析,WD共97例,占10.14%,居全部單基因遺傳病的第2位,可見本病在我國并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