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歲孩子患鵝口瘡,用藥后反復,怎么辦?
我的孩子才剛周歲過不久,發現在胃食的時候,他的牙齦有一塊白色的,起先沒怎么注意,后來發現他的舌苔也起了百色的,還容易腹瀉,晚上容易出虛汗,到壽陽醫院看過,說是鵝口瘡,用過治霉菌素油,癥狀減輕很多又漲很多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周歲孩子患鵝口瘡且用藥后反復,可能與衛生習慣、免疫力、用藥不規范、喂養方式、口腔環境等有關。 1. 衛生習慣:孩子日常使用的奶嘴、奶瓶等物品未徹底消毒,易滋生霉菌導致病情反復。應定期高溫消毒。 2. 免疫力:孩子免疫力較弱,難以抵御霉菌感染。可通過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來增強免疫力。 3. 用藥不規范:未按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可能使霉菌未被完全清除。務必遵醫囑用藥。 4. 喂養方式:母乳喂養時,母親乳頭不潔;人工喂養時,奶液溫度不當或奶嘴孔大小不合適等,都可能影響病情。 5. 口腔環境:孩子口腔干燥或唾液分泌異常,不利于病情恢復。適當增加飲水量,保持口腔濕潤。 總之,孩子鵝口瘡用藥后反復,家長需從多方面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同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病情,如有加重,及時就醫。
2025-01-13 23: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屬于真菌的一種,是由于免疫機能低·營養不良,或因長期應用各種抗生素或激素造成的。服用板藍根沖劑外涂冰硼散,每日5~6次。維生素B2口服2%~5%碳酸氫鈉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
2015-12-14 1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常見病癥有1.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癥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后,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腭或唇內粘膜上; 2.好發于頰舌、軟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塊不易用棉棒或濕紗布擦掉;3.在感染輕微時除非仔細檢查口腔,否則不易發現,也沒有明顯痛感或僅有進食時痛苦表情。嚴重時寶寶會因疼痛而煩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難,有時伴有輕度發熱; 4.受損的粘膜治療不及時可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更為嚴重者病變可蔓延至食道、支氣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現呼吸、吞咽困難,少數可并發慢性粘膜皮膚念珠菌病可影響終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繼發其他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癥。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它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鵝口瘡多見于新生兒以及慢性腹瀉、營養不良的孩子,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孩子,以及奶頭、食具不衛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這些孩子機體抵抗力普遍較差,如果口腔護理不當,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兩側頰黏膜、舌、面、牙齦以及上顎等處可見白色點狀或片狀膜樣物,不易拭去,強行去除,其下方可見不出血的紅色創面。嚴重的鵝口瘡患兒,口腔內猶如白色雪花層層疊疊,壅塞咽喉,影響呼吸,患兒煩躁不安、拒食。
2015-12-14 15: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估計您的寶寶身體抵抗力還不夠強大,使病菌有機可乘,侵入寶寶的傷口繼發感染。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鵝口瘡特別容易反復發作,所以家長應該在病癥消失以后繼續用藥幾天,以鞏固療效,避免復發,盡量一次治愈。
2015-12-14 09: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鵝口瘡是一種傳染性口腔疾病,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多見于新生兒、營養不良、腹瀉、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口腔不潔的患兒。因為在口腔粘膜上有許多白色斑膜,象散落的雪片,所以也叫做“雪口”。
2015-12-14 07: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