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潴留患者胃鏡檢查受阻,后續如何治療與飲食料理?
做胃鏡檢查時因胃里有塊狀積物而無法繼續做,要求洗胃。急診留觀一天輸液并幾次做吸管,因病人痛苦,無法繼續。診為胃潴留,下一步如何治療?飲食怎樣料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胃潴留是指胃內容物積貯而未及時排空。對于胃潴留患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胃腸減壓、調整飲食等。治療時需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如病因、癥狀嚴重程度等。 1. 病因診斷:明確胃潴留的原因,如幽門梗阻、胃動力障礙等,以便針對性治療。 2. 藥物治療:可使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以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 3. 胃腸減壓:通過插入胃管,吸出胃內的潴留物,減輕胃內壓力。 4. 飲食調整:宜少量多餐,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等,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5. 生活方式:適當增加運動量,有助于促進胃腸蠕動,但避免劇烈運動。 6. 定期復查:遵醫囑定期復查,了解胃潴留的改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胃潴留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調整。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5-01-15 17: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如有嘔吐宿食、空腹時腹部有振水聲者,即胃潴留。進食4小時后,可從胃管自胃腔抽出食物則獲證實。胃腸鋇餐檢查時,鋇劑在4小時后仍存留50%,或6小時后仍未排空,均為本癥之佐證。應注意器質性和功能性胃潴留的鑒別。前者胃蠕動增加,后者胃張力降低,胃蠕動減少。嘔吐為本病的主要表現,日夜均可發生,一天1至數次。嘔吐物常為宿食,一般不含膽汁。上腹飽脹和疼痛亦多見。腹痛可為鈍痛、絞痛或燒灼痛。嘔吐后癥狀可以暫時獲得緩解。急性患者可致脫水和電解質代謝紊亂;慢性患者則可有營養不良和體重減輕。嚴重或長期嘔吐者,因胃酸和鉀離子的大量丟失,可引起堿中毒,并致手足抽搦。體格檢查可見脫水表現,上腹部膨隆,中上腹壓痛并伴振水聲。見到胃型,且有自左向右的胃蠕動波增強者,多提示胃出口處阻塞;如只見到胃型而無蠕動波則提示為胃張力缺乏。
2015-12-14 09: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可以去你們當地正規的三甲醫院,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進食時間,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主食與配菜應選軟爛且易于消化的食物,每頓少吃一點,以適應胃容量小的特點,千萬不可暴飲暴食,同時應注意飲食衛生。從流質開始,到半流質(如稀飯、餛飩、面片、面條等),最后過渡到普通飲食。手術以后一定要注意飲食要好消化。
2015-12-14 09: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血液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貧血、低蛋白血癥、低鉀血癥、低鈣血癥、血氣分析檢查提示酸堿平衡紊亂,部分患者可有尿素氮升高。(2)胃腸X線檢查:X線下提示鋇劑在4小時后仍存留50%,或6小時后仍未排空。(3)超聲波:胃腸超聲波可見上腹或左上腹部可探及囊實性腫塊,即胃型,內為無回聲區,有漂浮光點及光團,隨體位向重力低位移動,下胃管抽吸后,腫塊亦隨之縮小。(4)胃鏡檢查:胃鏡下可見大量的滯留物。(5)胃管吸收:胃管可吸出4小時前攝入的食物。
2015-12-14 04: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