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前庭神經炎輸液吃藥五天,后續注意啥?
我這幾天就感覺頭暈、頭疼的,而且還伴有惡心的癥狀,眼睛有時感覺無意識的震動一下,我去看醫生,說我這是前庭神經炎,我現在在輸液,還吃著藥,感覺好多了,我這樣有5天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上前庭神經炎,經過輸液和吃藥治療五天有所好轉。后續要注意休息調養、避免誘因、進行康復訓練、按時復查、關注癥狀變化等。 1. 休息調養: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讓身體得到充分恢復。 2. 避免誘因:遠離噪音、強光等刺激,預防感冒,減少感染的可能。 3. 康復訓練:可進行平衡訓練,如閉目站立、走直線等,有助于恢復平衡功能。 4. 按時復查: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了解病情恢復情況,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5. 關注癥狀變化:留意是否還有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如有加重或出現新癥狀及時就醫。 總之,前庭神經炎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注意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促進身體盡快康復。
2025-01-16 04: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臨床表現 眩暈的第一次發作是嚴重的,伴發惡心和嘔吐,持續7~10天。出現向患側的持續眼震。該病一般可以自愈,可能發病為僅有一次的發作,或在過了12~18個月后有幾次后續發作;每次后續發作都不太嚴重,持續時間較短。無耳聾或耳鳴伴發。 (1)本病多發于30~50歲,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2)起病突然,病前有發熱、上感或泌尿道感染病史,多為腮腺炎、麻疹及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3)臨床表現以眩暈最突出,頭部轉動時眩暈加劇,眩暈于數小時至數日達到高峰,后漸減輕。多無耳鳴、耳聾,也有報道約30%病例有耳蝸癥狀;嚴重者傾倒、惡心、嘔吐、面色蒼白。 (4)病初有明顯的自發性眼震,多為水平性和旋轉性,快相向健側。 (5)前庭功能檢查顯示單側或雙側反應減弱,部分病例痊愈后前庭功能恢復。 (6)病程數天到6周,逐漸恢復,少數患者可復發。[編輯本段] 診斷性評估應包括聽力檢查,冷熱試驗的眼震電圖,釓增強的頭顱MRI,特別要注意內聽道以排除其他診斷的可能性,如橋小腦角腫瘤,腦干出血或梗塞形成。 根據感染后突然起病,劇烈眩暈,站立不穩,頭部活動時加重,不伴耳鳴、耳聾,前庭功能檢查顯示單側或雙側反應減弱,預后良好可診斷。根據明確的感染誘因,不伴耳鳴、耳聾,預后良好可與梅尼埃病及梅尼埃綜合征鑒別。治療 對眩暈的急性發作可依照梅尼埃病的處理法進行癥狀的抑制。對長時間的嘔吐,有必要行靜脈補液和電解質以作補充和支持治療。 最佳的治療是針對病因,但由于眩暈的病理生理機制不能確定,一般進行對癥治療。藥物只能減輕眩暈的癥狀,不能完全消除眩暈。治療對多數前庭神經炎患者有效,目前還沒有有效性的對照研究。有2項隨機臨床試驗,一項比較靜滴氯羥去甲安定(50mg)與苯海拉明氯茶堿(2mg),另一項比較肌注苯海拉明氯茶堿(50mg)與達呱啶醇(2.5mg)治療急性外周性眩暈。結果發現苯海拉明氯茶堿較氯羥去甲安定更有效,苯海拉明氯茶堿和達哌啶醇同樣有效。在急性發作期,由于惡心、胃動力下降,肌注或靜脈給藥較為理想。患者的反應有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如開始的劑量無效,可加大劑量。這些藥物作用的確切機制不清,但作用部位是清楚的,涉及從初級到次級前庭神經元的神經遞質和神經沖動傳遞,維持前庭核團的張力水平。同時可控制嘔吐。這些藥物均有鎮靜作用,故患者從事需要高度警覺的活動時(駕駛、操作機器、體育活動)應慎用。鎮靜作用相對較弱的藥物如氯苯甲嗪和東莨菪堿貼劑可作為控制輕度眩暈和運動病預防用藥,應用前須考慮藥物間的交互作用。 外周前庭病變的功能恢復是外周前庭功能和中樞前庭代償的結果(前庭張力失衡的恢復)。換言之, 患者的功能可以恢復,但一側前庭功能低下還是持續存在。前庭神經炎的恢復往往需要數周的時間,更長的恢復期也很常見。患者越早開始前庭康復鍛煉,功能恢復就越快、越完全。前庭康復鍛煉的目的是加速前庭康復的進程,并改善最終的康復水平。前庭康復計劃一般包括前庭-眼反射的眼動訓練和前庭-脊髓反射的平衡訓練。早期眼震存在,患者應嘗試抑制各方向的凝視眼震。眼震消失后,開始頭-眼協調練習。患者應嘗試平衡練習和步態練習。癥狀好轉后應加運動中的頭動練習,開始慢,逐漸加快。同時逐漸增加Tandem練習。由于前庭神經炎目前認為是一種前庭神經的病毒感染,可以嘗試應用抗病毒聯合皮質激素。這種聯合治療已被證實對Bell麻痹和累及第七和第八顱神經的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有效。但目前這種治療策略對前庭神經炎尚缺乏支持。一項小規模的對照研究發現前庭神經炎的治療,皮質激素比安慰劑更有效。最近的一項臨床研究比較了甲基強的松龍、阿昔洛韋和甲基強的松龍+阿昔洛韋三種治療方法的療效,結果表明, 甲基強的松龍可明顯改善前庭神經炎的癥狀,抗病毒藥物無效,兩者聯合無助于提高療效。目前對于評價前庭神經炎療效的尚無公認的標準。目前,前庭神經炎的診斷還是依據自發的遷延的眩暈癥狀,檢查證實一側外周前庭病,沒有其它的神經癥狀和體征。一線治療是抑制眩暈和嘔吐。口服藥物起效在20~30 min后,1~2h到高峰,半衰期8h左右。惡心、嘔吐停止即應開始前庭康復治療。很多練習可能導致眩暈加重,但是前庭代償必須的。前庭康復鍛煉每天至少2次,每次數分鐘,只要患者能夠耐受,應盡可能多進行鍛煉,并少用抗暈藥物。目前推薦的治療是急性期的對癥治療、皮質激素治療和盡早的前庭康復治療。 確診后可以靜脈注射天麻素,效果明顯
2015-12-14 18: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前庭神經元炎(vestibularneuronitis)一良性疾病,其特征為嚴重眩暈的突然發作,最初是持續性的,而后為陣發性的。 眩暈的第一次發作是嚴重的,伴發惡心和嘔吐,持續7~10天。出現向患側的持續眼震。該病一般可以自愈,可能發病為僅有一次的發作,或在過了12~18個月后有幾次后續發作;每次后續發作都不太嚴重,持續時間較短。無耳聾或耳鳴伴發。 (1)本病多發于30~50歲,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 (2)起病突然,病前有發熱、上感或泌尿道感染病史,多為腮腺炎、麻疹及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3)臨床表現以眩暈最突出,頭部轉動時眩暈加劇,眩暈于數小時至數日達到高峰,后漸減輕。多無耳鳴、耳聾,也有報道約30%病例有耳蝸癥狀;嚴重者傾倒、惡心、嘔吐、面色蒼白。 (4)病初有明顯的自發性眼震,多為水平性和旋轉性,快相向健側。 (5)前庭功能檢查顯示單側或雙側反應減弱,部分病例痊愈后前庭功能恢復。 (6)病程數天到6周,逐漸恢復,少數患者可復發。
2015-12-14 14: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前庭神經元炎又稱為前庭神經炎,為無耳蝸癥狀(即是不伴有聽力障礙)的突發性眩暈。該病的臨床表現為前庭功能突然喪失,發生嚴重眩暈、惡心、嘔吐及自發性眼睛震動。中醫學認為本病為平素體虛、氣虛血弱、衛陽不固以及臟腑陰陽失調,由于感受風邪侵襲,導致脈絡受阻,風邪入腦,上擾清空,從而引發眩暈。
2015-12-14 12: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