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志物對肺的參考價值及肺的專屬指標物
醫生您好我又來麻煩您了請問甲胎蛋白結果1.9參考值0--9癌胚抗原結果2.30參考值0--5糖類抗原199結果14.00參考值0--35.00糖類抗原125結果7.80參考值0--35.00這些腫瘤標志物的指標和查肺癌有參考價值嗎因為我媽媽有卵巢囊腫所以才查的這些指標當時主要是針對卵巢不是針對肺去查的現在囊腫已經切除了是良性的不知道這些指標對肺有參考價值嗎還有就是查肺的話有針對肺的指標物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腫瘤標志物在腫瘤的診斷和監測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類抗原 199、糖類抗原 125 等指標主要用于多種腫瘤的輔助診斷,但對于肺癌的診斷并非特異性的。同時,也存在針對肺部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 1. 常見腫瘤標志物的作用:甲胎蛋白常用于肝癌的診斷;癌胚抗原在多種腺癌中可能升高;糖類抗原 199 對胰腺癌等有一定提示;糖類抗原 125 與卵巢癌等相關。但它們對肺癌的診斷特異性不高。 2. 肺癌相關的特異性標志物:如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細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等,對肺癌的診斷和監測有一定幫助。 3. 腫瘤標志物的局限性: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意味著患有腫瘤,一些良性疾病也可能導致其升高。而且,正常水平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 4. 肺癌的診斷方法:除了腫瘤標志物,還包括胸部 X 線、CT 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病理活檢等,綜合判斷才能明確診斷。 5. 定期復查的重要性:對于有腫瘤風險的人群,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及相關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病變。 總之,腫瘤標志物是輔助診斷的手段之一,但不能僅憑其結果確診肺癌。多種檢查方法結合,才能更準確地診斷和監測疾病。
2025-01-15 00: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曉云 主治醫師
北京市大興區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不孕不育門診
-
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有問題會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并復檢的.人主動聯系你.
2015-12-14 22: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一般都是用一次性的,但也有使用玻璃試管的,請放心,即使不是一次性,也都經過了嚴格的高壓消毒,很安全的.
2015-12-14 20: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否會傳染取決于是否消毒和是否污染.假如污染有乙肝病毒,而且沒有消毒,那就可以傳染.
2015-12-14 20: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本品為氧氟沙星的左旋體,其抗菌活性約為氧氟沙星的兩倍,它的主要作用機制為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阻礙細菌DNA復制.本品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對大多數腸桿菌科細菌,如大腸埃希菌,克雷白菌屬,沙雷氏菌屬,變形桿菌屬,志賀菌屬,沙門氏菌屬,枸櫞酸桿菌,不動桿菌屬以及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淋球菌等革蘭陰性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對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和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對厭氧菌和腸球菌的作用較差.用藥期間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部不適,腹瀉,食欲不振,腹痛,腹脹等癥狀,失眠,頭暈,頭痛等神經系統癥狀和皮疹,搔癢等癥狀.亦可出現一過性肝功能異常,如血清轉氨酶增高,血清總膽紅素升高等.上述不良反應發生率在0.1~5%之間.偶見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發熱,心悸,味覺異常等,一般均能耐受,療程結束后迅速消失.有一定的影響.
2015-12-14 08: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即:單一型或混合型、一側性或雙側性、囊性或實質性、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惡性變的程度很高。腹腔鏡檢查可直接看到腫物的大體情況,可觀察整個盆腹腔,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并吸收腹液進行細胞學檢查可確定診斷及術后監護。但對巨大腫塊或粘連性腫塊患者禁忌施行,也無法觀察到腹膜后淋巴結。若囊腫為惡性的卵巢腫瘤,和其他腫瘤一樣,能制造和釋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種產物,這些物質在患者血清中可通過免疫學,生化等方法測出,稱為腫瘤標志物,提示體內存在某種腫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