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成文 主任醫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腎臟內科一區
-
腎衰竭是嚴重的腎病,中醫治療需辨證論治,包括中藥調理、針灸等。常見證型有脾腎氣虛、肝腎陰虛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9-01 12:21
1.脾腎氣虛: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包含黃芪、黨參、白術等中藥。
2.肝腎陰虛:常以六味地黃丸加減,如熟地、山萸肉、山藥等。
3.脾腎陽虛:可用真武湯合五苓散,有附子、茯苓、白術等。
4.氣陰兩虛:生脈飲加減,有人參、麥冬、五味子。
5.陰陽兩虛:地黃飲子加減,含熟地、巴戟天、肉蓯蓉等。
中醫治療腎衰竭需綜合調理,因人而異,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以祛邪為主,適當佐以扶正,常用清熱解毒,清營涼血,活血化瘀,開閉固脫,救陰斂陽,回陽救逆,益氣養陰等法治療.方選甘露消毒丹加減:滑石,茵陳,黃芩,菖蒲,川貝,通草,藿香,射干,連翹,薄荷,蔻仁.若熱勢重者加石膏,金銀花以助清熱解毒;濕重或水腫者,加澤瀉,云苓皮,車前子以利水濕;痰蒙心包重者加菖蒲郁金湯以豁痰開竅.
2015-12-15 02: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患者不用擔心,其實除了腎臟移植還有中醫療法對腎衰竭的治療效果比較明顯。五行化毒”逆轉修復療法,利用中醫五行對應的五臟相生相克辯證關系為理論依據,將藥物通過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將中藥的有效因子提取,按五行相生相克辯證關系的排列重組,根據“抑強扶弱、泄濁化毒”“協調平衡”的治療原則。
2015-12-14 16: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中醫在治療腎衰竭上主要以清熱瀉火,通利水谷及六腑,活血化瘀,溫經通脈,補宜脾腎,扶正固本,升發清陽,生津潤燥,瀉濁解毒,湯滌一切濕熱淤結之毒為主要治療方法.現在經臨床應用較多的主要是中藥灌腸,中藥藥浴和穴位外敷,但是在這三種方法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是就是中藥灌腸療法,因為這種方法也稱為腸道透析,是排毒的有效途徑,配合中藥口服,能較好的延緩腎衰進程.
2015-12-14 07: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腎衰竭可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腎衰竭的病情進展快速,通常是因腎臟血流供應不足(如外傷或燒傷),腎臟因某種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損或是受到毒物的傷害,引起急性腎衰竭的產生.而慢性腎衰竭主要原因為長期的腎臟病變,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行,腎臟的功能逐漸下降,造成腎衰竭的發生.治急性腎衰竭家用簡妙方: (1)大黃,槐花,桂枝各30克,加水煎去渣.保留灌腸,一日1-2劑. (2)半枝蓮,牡蠣各30克,大黃,熟附子各20克,加水煎,去渣.保留灌腸,一日1-2劑. (3)少尿期可取車前子30克,布包煎汁,再加入梗米100克同煮成粥服食. (4)多尿躬可取烏豆500克,桂圓肉15克,大棗50克,加水共亂每日1劑,早晚分服. (5)多尿期可取人參3克,胡桃肉3個,加水煮一小時,飲湯吃參和肉. (6)田螺5-7個去殼搗爛敷關元穴. (7)鮮車前草60克,鮮藕60克,搗汁一次服. (8)擄柏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玄參30克,水煎后熱敷.
2015-12-14 05: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腎衰穩定期患者,調治時,較為方便服用的就是中成藥,但是每一種中成藥都是針對一定的證侯的,選用中成藥時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要僅根據商品上的說明選用,因為那上面沒有標明適應的證型.因而常常可以遇到有的患者本來是肝腎陰虛內熱型,誤服了金匱腎氣丸后愈加熱甚,這是因為藥不對證,起了相反的作用.一般肝腎陰虛型患者宜選用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杞菊地黃口服液,知柏地黃丸.心氣陰兩虛患者宜選用生脈飲;脾腎氣陰兩虛患者宜選用補中益氣丸合六味地黃丸;腎陽虛或腎陰陽兩虛患者宜選用金匱腎氣丸,腎寶.大便秘結時可選用麻仁潤腸丸,通便靈.大便溏薄者可選用參苓白術丸.食欲不振時可選用枳術丸,香砂養胃丸.咽痛時可選用穿心蓮片,金蓮花片,解毒消炎丸.感冒時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銀黃片等.
2015-12-14 05: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