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兩月后中性粒細胞百分率異常怎么辦
沒有什么癥狀大約十年原因不明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9月14日到過你們醫院邱教授給開的藥:甲鈷胺片葉酸片利可君片地榆升白片.到現在為止已經遲了兩個多月的藥了今天到醫院化驗結果是:中性粒細胞百分率1.5%單核細胞百分率44.8%.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謝謝醫生了告訴我們給怎么辦()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性粒細胞百分率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血液系統疾病、藥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因素等。 1. 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可能導致中性粒細胞百分率異常。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進行治療。 2. 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治療方法包括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 3.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影響造血功能。必要時需調整用藥。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 5. 理化因素: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化學毒物等。應避免接觸,并對癥治療。 中性粒細胞百分率異常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血常規,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15 17: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粒細胞缺乏癥時因血中粒細胞極度減低甚至完全缺如極易合并嚴重感染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積極搶救.在抗生素問世前死亡率高達90-95%自應用抗生素后已下降至20%但仍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1.按血液系統疾病護理常規護理住隔離病房有條件者住無菌層流室.2.立即停用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的一切藥物.3.一旦疑有感染應及時聯合應用足量廣譜抗生素.可先用氨芐青霉素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靜脈滴注.如感染癥狀較重也可首選頭孢三代抗生素.以后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調整用藥.
2015-12-14 19: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