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下肢丹毒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感染性疾病,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侵襲感染引起。通常來說,只要及時、規范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根治,但也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反復發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局部處理、日常護理等。 1. 疾病原理: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的細微破損侵入,導致真皮淺層淋巴管的炎癥。 2.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青霉素類(如青霉素 G)、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呋辛酯)、大環內酯類(如紅霉素)等抗生素,以殺滅病菌。 3. 局部處理:可用硫酸鎂濕敷減輕腫脹,若有膿皰,需清創處理。 4. 日常護理: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損傷。 5. 預防復發:積極治療足癬等原發疾病,避免摳挖皮膚,增強自身免疫力。 總之,下肢丹毒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并注意預防,以提高根治的可能性。
2025-01-14 19: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其好發部位是下肢和面部,其特點是起病急,蔓延很快,很少有組織壞死或化膿.治療:1.臥床休息,加強營養,發生下肢者抬高患肢.2.大劑量青酶素靜滴或肌注,直到局部病變消失后,仍應繼續應用5-7天.不能過早停用,防止復發.3.局部理療.
2015-12-14 1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