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患焦慮癥與成長歷程相關,如何應對?
我是一個畢業生,馬上就工作了。可我卻得了焦慮癥,痛苦了快半年,這些日子我漸漸明白之所謂會得這樣和我成長歷程有關。嚴重的情況出現在寒假剛回到家的頭幾天(特別害怕離開父母,無法面對他們),臨近過年那幾天(喜慶的日子,越喜慶越害怕自己會離開),要回到學校的時候一直到現在(特別怕以后再也不能見到父母了)等。希望朋友們幫著分析一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畢業生患焦慮癥與成長經歷有關,可能涉及家庭依賴、分離恐懼、心理壓力、環境變化、自我認知等因素。 1.家庭依賴:長期對父母過度依賴,缺乏獨立生活的心理準備,導致面對分離時產生強烈焦慮。 2.分離恐懼:害怕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照顧,對未知的獨立生活感到不安。 3.心理壓力:即將工作帶來的壓力,對未來職業發展的擔憂,加重了焦慮情緒。 4.環境變化:從學校到家庭再到即將進入工作,環境的頻繁轉換使適應能力受到挑戰。 5.自我認知: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不確定,缺乏自信,影響應對變化的心態。 總之,對于因成長歷程導致焦慮癥的畢業生,需要正確認識自身狀況,積極調整心態,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可通過心理治療、適當運動、規律作息等方式緩解焦慮。常見治療焦慮癥的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等,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建議到正規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診。
2025-01-14 22: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以學著調節情緒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轉移注意力、排除雜念,以達到順其自然,泰然處之的境界。學會正確處理各種應急事件的方法,增強心理防御能力。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心情豁達開朗。保證充足的睡眠。建議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營養素。多做有氧運動,可以慢跑等。若是時間較長的話,難以調節的話建議你要及早的治療一下的在焦慮情緒出現的時候,您可以試著做一下一些方法來消除這種情緒1.深呼吸2.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讓身心愉悅3.以上幻想還是不能幫助您消除情緒的時候,可以轉移注意力,看看窗外,或者大聲的念念書,或者直接做運動,讓自己沒有機會去顧及這些情緒4.肯定自己的優點,相信自己5.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引起的原因可能與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以及自身性格行為因素有關。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自我調節抑制。若是癥狀比較嚴重,無法通過自我調節得到緩解,建議喝潤之-爾康調理。
2015-12-15 1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對焦慮癥患者的治療,首先是心理治療。以同情的心情去關心體貼患者,協助其消除病因,對病因有正確的認識,解決具體困難,并對疾病的性質加以科學的解釋。焦慮的性質是一種心理反應,雖然焦慮時有各種身體癥狀,但不是身體發生了嚴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焦慮反應消退后不會留下任何嚴重后果。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包括聽輕松音樂、打球、跳舞,能迅速減輕焦慮。個性膽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慮,所以講究心理衛生,提高自信,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因素,敢于面對現實,在預防焦慮方面有重要意義。配合給以適量的抗焦慮藥物。許多藥物也有迅速、安全地控制焦慮的效果,應按醫囑使用。如利眠寧10~20mg或安定2.5~7.5mg每日3次口服。有人報道心得安10~30mg,每日3次口服有一定療效。胰島素低血糖療法有鎮靜作用,當焦慮癥狀與憂郁癥狀同時存在時,三環類抗憂郁藥可與利眠寧類藥合并應用。
2015-12-15 18: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以快速根治焦慮癥的食療方法,供你參考:配料:大棗35克、小米35克、核桃仁20克、綠豆15克、青萺茗茶10克做法:把這五種配料放入鍋中,加水2至3升,煮沸,沸騰片刻,然后再加入涼水少許,煮沸,沸騰片刻;然后再加入涼水少許,煮沸,沸騰片刻;直到把綠豆煮爛為止。涼置片刻,然后喝湯,同時把大棗、小米、核桃和綠豆吃凈。此配方有靜心安神、強身健體、清淤化脂的功效,你可以試試。這些方法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達到一定效果的,而且制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2015-12-15 15: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焦慮癥即通常所稱的焦慮狀態,全稱為焦慮性神經病。焦慮癥是一種具有持久性焦慮、恐懼、緊張情緒和植物神經活動障礙的腦機能失調,常伴有運動性不安和軀體不適感。發病于青壯年期,男女兩性發病率無明顯差異。焦慮癥的病前性格大多為膽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猶豫不決,對新事物及新環境不能很快適應。發病原因為精神因素,如處于緊張的環境不能適應,遭遇不幸或難以承擔比較復雜而困難的工作等。正常人在面對困難或有危險的任務,預感將要發生不利的情況或危險發生時,可產生焦慮(一種沒有明確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緊張狀態),這種焦慮通常并不構成疾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焦慮并不是壞事,焦慮往往能夠促使你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或者說焦慮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只有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范圍時才構成焦慮癥狀,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礙人應付、對處理面前的危機,甚至妨礙正常生活。可能在大多數時候、沒有什么明確的原因就會感到焦慮;事實上什么都干不了。焦慮癥狀也見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強迫性神經癥、癔癥、器質性意識模糊狀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所以廣義的“焦慮癥”是很大一類障礙的總稱,還包括強迫癥、恐怖癥、驚恐癥、創傷后障礙等等。這里所說的焦慮癥是狹義的,在正式診斷中稱為一般性焦慮癥。目前認為,只有焦慮的原因不明顯或和程度不相稱,焦慮癥狀很突出而其他癥狀也不明顯,且延續時間較長時才診斷為焦慮癥。
2015-12-15 13: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