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L4-5 椎間盤突出(偏右)和 L5-S1 椎間盤膨出是常見的脊柱疾病,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有臥床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等;手術治療適用于癥狀嚴重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 1.臥床休息:患者應盡量臥床,減少腰部活動,減輕椎間盤壓力。 2.物理治療:如牽引、按摩、熱敷等,有助于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3.藥物治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等。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中藥外敷等,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5.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 3 個月以上無效,或出現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等嚴重癥狀時,可考慮手術,如椎間孔鏡手術等。 患者應根據自身病情和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加強腰部肌肉鍛煉,預防病情加重。
2025-01-15 01: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現在檢查結果已經出來就要看你癥狀是否嚴重如果你現在癥狀比較明顯建議你最好去醫院手術治療,你現在年齡也不大必須抓緊治療具體治療建議你請專家會診決定,因為我沒有親自檢查不好確定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有什么不明白您可以隨時與我們溝通詳細為您解答和治療上一些幫助.
2015-12-16 00: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西醫的診斷,中醫沒有此病名。而是把該癥統歸于“腰痛”、“腰腿痛”這一范疇內。對于腰腿痛祖國醫學早有記載,認識也很深刻。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人群:(1)從年齡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青壯年,(2)從性別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見于男性,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認為男性與女性之比為4~12∶1,(3)從體型上講:一般過于肥胖或過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4)從職業上講: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多見。但目前來看腦力勞動者的發病率也并不很低。(5)從姿勢上講:工作姿勢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紡織工人等較多見。(6)從生活和工作環境上講:經常處于寒冷或潮濕的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條件。(7)從女性的不同時期講:產前、產后及更年期為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期。(8)先天性腰椎發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過于緊張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煙的人可能與咳嗽會引起椎間盤內壓及椎管內的壓力增高,使其易于發生退行性改變有關。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推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2)外力的作用: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輕微損害,日積月累地作用于腰椎間盤,加重了退變的程度。(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①椎間盤在成人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就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從而造成髓核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癥誘發因素可以有;①突然的負重或閃腰,是形成纖維環破裂的主要原因。②腰部外傷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③姿勢不當誘發髓核突出。④腹壓增高時也可發生髓核突出。⑤受寒與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擔裂。外在因素為負重過大或快速彎腰、側屈、旋轉形成纖維環破裂,或腰部外傷,日常生活工作姿勢不當,也可發生腰椎間盤突出。中醫認為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病因病機是:腎氣虛傷,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結于筋脈肌骨不散,加之傷勞過度,扭閃挫跌,復致筋脈受損瘀阻經絡,不通為痛,故見腰痛如折,轉搖不能,腰腿酸麻拘急,往往遷延難愈。因此,外傷及風寒濕邪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外因,腎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內因。腰椎間盤的突出方式 〈1〉纖維環松弛變性向后膨出,但表層纖維環未破裂;〈2〉椎間盤部分突出,纖維環斷裂;〈3〉髓核脫出,游離于椎管內;〈4〉椎間盤纖維化或鈣化,與硬膜粘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理分型〈1〉凸起型:其纖維環內層破裂,但外層尚完整?!矗病灯屏研停豪w維環已破裂,突出的髓核及纖維環僅有后縱韌帶擴張部遮復?!矗场涤坞x型: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游離于椎管中,可壓迫馬尾神經。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及臨床表現: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發病前常有腰部扭傷史,腰部勞累史或腰部受寒史。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動后加重,臥床休息后可暫時緩解,一側或雙側下肢痛沿坐骨神經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側及小腿外后側至足背或足底,個別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數病人可因咳嗽、打噴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對于高位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其癥狀多表現于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中央型椎間盤巨大突出患者,可發生大小便異?;蚴ЫⅠR鞍區麻木,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經受刺激而表現出下肢發涼,有的還可出現單側或雙側下肢水腫。腰椎間盤突出癥如何確診?現代醫學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檢查確診方法有:X光片和CT,MRI(核磁共振)檢查。就特點而定,如X光片與CT檢查則對骨組織的病變靈敏度較高,MRI(核磁共振)對軟組織病變的靈敏度較高。普通X線平片需拍腰骶椎的正、側位片,必要時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側彎,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唇狀增生。X線征象雖不能作為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依據,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腰椎CT提示軟組織向后突入椎管,偏一側多見擠壓神經根,可見鈣化影出現。CT為非損傷性檢查,可較明確地反映突出的部位,腰椎MRI提示病變階段椎間盤脫水變性,向后突出壓迫硬膜囊、神經根,可基本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根據臨床癥狀或體征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主要的癥狀和體征是:腰痛合并"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腰4-5或腰5骶1椎旁有明顯的壓痛點,同時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小腿前外或后外側皮膚感覺減退,趾肌力減退,患側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X線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變。腰椎CT或MRI可明確診斷。中醫將腰腿痛一癥分為如下若干證型,其特點如下:(1)風寒濕型:腰痛時輕時重,酸脹重著,轉側不利,遇冷加劇,得溫則減。舌苔白膩,脈沉細。(2)濕熱型:腰痛,伴有熱感,腿痛為脹痛或跳痛,小便濁黃,口苦。舌苔薄白或黃膩,脈弦數。(3)氣滯阻絡型:腰痛急劇,走竄不定,轉側困難,雙下肢均可受累。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脈澀。(4)瘀血內積型:腰腿痛,痛有定處,雙下肢麻木重著,腰部僵硬。舌質紫暗,瘀斑,脈澀不利。(5)肝腎虧虛型:腰痛而酸軟,雙下肢乏力,腰痛遇勞加重,休息后減輕,喜按喜壓。舌苔薄白,脈細。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問題是突出物壓迫神經根,及隨之而產生的神經根周圍無菌性炎癥。治療的關鍵是解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消除無菌性炎癥的化學刺激,且不增加病人痛苦。若壓迫未能完全解除,只要炎癥消退,也可獲得基本治愈,臨床上治療方法很多,但對不同的患者應根據不同的病情選擇適宜的方法進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幾種治療方法: 非手術治療也稱保守治療,常用的方法有:中藥直接外敷、各種中、西藥物治療、牽引治療、推拿手法治療、物理治療(鎮痛消炎松解粘連、軟化瘢痕興奮神經、肌肉),針灸治療、中藥的熏洗外敷,激素沖擊療法,骶封療法,封閉治療、神經根阻滯療法等,甚至單純的臥床休息也是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經長期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手術療法則包括融合術、減壓術、后路手術等.副作用就是手術畢竟有一定風險而且費用較高,手術后也存在復發的可能因素。此外,還有介于手術和非手術之間的介入治療,如經皮髓核抽吸術,膠元酶溶解術,椎間盤激光溶核術等副作用也是有一定風險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多??傊?,醫生和患者應根據具體的病理變化和癥狀表現以及經濟條件,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非手術方法(保守治療)多采用盡量減少病人損傷的方法進行治療,故常被稱為“保守治療”。80~90的病人可經非手術方法治療而愈,此方法對于患者而言最為安全,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哪些患者適合于非手術療法(保守治療):(1)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較輕,休息后可明顯好轉,或病程雖然可持續較長時間,但對生活工作影響較小,容易治愈者。(2)腰椎間盤突出癥首次或多次發作,但疼痛不是十分劇烈,未經過保守治療者。(3)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及家庭經濟狀況欠佳,或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有廣泛的肌筋膜炎、風濕等癥狀者。(4)未曾明確診斷的患者,如有的患者臨床懷疑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不十分典型,椎管造影或CT、MRI等均未發現有椎間盤突出者,這時可邊觀察,邊治療,不宜手術治療。(5)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有麻醉禁忌癥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上述情況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的治療方法。腰椎牽引 腰椎牽引可使腰椎間隙增大,造成椎間盤內的負壓,加之后縱韌帶的緊張,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還納或改變其與神經根的關系。椎間隙的增大,關節突關節的拉開,使椎間孔恢復正常的外形,從而解除對神經根的擠壓。牽引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壓力。牽引有利于使腰椎后關節微細異常的改變恢復到正常關系,使脊柱后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使關節突關節的輕微錯位得到復位,但單純牽引很難達到較好效果,實踐證明:頸腰椎牽引最好能夠配合“中醫正骨”手法同用效果才理想。還有就是過度牽引容易導致腰脊椎不穩、疼痛加重。腰椎間盤突出癥牽引禁忌癥①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伴大小便功能障礙者。②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腰椎峽部不連或伴有滑脫者。③腰椎間盤突出癥伴全身明顯衰弱的患者。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孕婦及婦女在月經期者。(5)診斷不明確,懷疑有腰椎破壞性疾病。(6)有明顯骨質疏松的患者,不適宜進行牽引治療。(7)經確診后可以進行牽引治療,但牽引后即感癥狀加重,疼痛劇烈的患者。藥物治療使用藥物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可配合外敷藥同治效果則較明顯易達到理想效果。(1)非甾體類鎮痛藥如消炎痛、布洛芬等,鎮痛效果強,消炎及抗風濕作用也較強。但一般消炎鎮痛類藥物不能較長時間服用,尤其是對于同時患有肝/腎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禁忌,以免引發新的不適癥。(2)中樞性肌肉松弛劑,對緩解肌肉疼痛有一定作用。一般消炎鎮痛類藥物需飯后服用、患者更要注意藥物禁忌。(3)對處于急性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靜點類固醇類藥物,輔以脫水劑,以消除神經根水腫。(4)維生素B1等神經營養藥,也常在一些復方中使用。(5)臨床較為理想的較為經濟的中成藥有“小活絡丸”、“獨活寄生丸”“抗骨質增生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骶療 骶療也叫骶管滴注療法,又稱液體刀。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種保守療法。它是通過骶管經硬膜外腔注入藥物,藥物直接作用于突出的椎間盤和受壓的神經根,使主要由于局部無菌性炎癥和神經根水腫引起的癥狀得到緩解。骶療常用的藥物配方為:利多卡因,維生素B12,地塞米松30m,將以上藥物配入0。9生理鹽水內。 嚴重貧血、高血壓及心臟代償功能不良者不宜采用骶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針灸療法臨床上應用的主要依據是中醫基礎理論,具有通表里、貫上下、行氣血、營陰陽的作用。針灸治病,是直接作用于腧穴,通過經絡的傳導和反應,來調整人體的營養氣血和臟腑功能,治愈疾病。針灸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正是根據祖國醫學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所引起的腰腿痛的認識,循經取穴,辨證施治,尤其是通過調整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貫穿腰背部的經脈的氣血陰陽,達到治療目的。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毫針治療,火罐治療,電針治療,溫針治療,七星針叩刺治療,耳針治療,穴位注射治療等。毫針治療常用取穴為:腎俞,腰陽關,十七椎下,華陀夾脊,次髎,環跳,委中,陽陵泉,承山,昆侖。根劇辨診,酌情配穴。留針20分鐘,隔天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耳針治療 耳針治療疾病的方法有許多,除傳統的耳穴毫針法、放血法以外,還有埋針法、電針法、磁療法、壓丸法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最常用的是埋針法或壓丸法。常用耳穴:取腎、腰椎、骶椎、神門、交感,皮質下,內分泌,坐骨神經,臀,每次選取2~3個穴位。電針治療 電針療法是用電針器與毫針結合起來,作用于人體經絡穴位,來治療各種疾病。它的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給毫針通電,來增強針刺對經絡、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在針灸傳統穴位的基礎上,電針療法還提出了按神經分布給予刺激的方法,是對祖國傳統針灸療法的發展。治療時先用毫針刺入穴位得到針感,再將電針器導線接到針柄,選擇適當頻率,每次治療時間在15~20分鐘。對孕婦、情緒不穩定或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不宜使用電針治療。穴位注射治療 穴位注射是在人體的某個部位或穴位注入藥物,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針刺對穴位、經絡的刺激作用和藥物的藥理作用相結合,來達到治療目的。針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水針治療選穴可按辨證施治的原則,選取相應的體穴,結合阿是穴;選藥可使用丹參注射液,威靈仙注射液,丹皮酚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VitB1VitB12注射液,治療時,在進針得氣后,按一針多向透刺的原則,分別向幾個方向注射,一般每穴5~10ml,每次2~3穴,3~4天注射一次,10次為一療程。年老體弱者及孕婦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應慎用水針療法。灸法治療 灸法是針灸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經絡、臟腑等理論為指導,利用艾草等易燃藥物,在穴位或患處燒灼薰熨,能過其溫熱效應對經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灸法能溫通經絡、祛散寒邪、行氣活血、散瘀消腫、升提中氣、引氣下行,對氣滯血瘀、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腿痛,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灸法的種類有很多,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除與針法相結合的溫針灸外,還可單獨使用艾卷灸,取腎俞、大腸俞、秩邊、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等穴,每次選3~4穴,每穴各灸15~20分鐘,隔日一次,15~20次為一療程。火罐治療 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治療腰腿病時,一般可采用留罐、走罐法,對氣血瘀滯型的患者,可在腎俞、大腸俞、次髎等穴使用刺絡拔罐法,即拔罐前先用三棱針點刺幾下,然后拔罐,使之出血,加強治血祛瘀的作用。發熱的患者、肌肉過于消瘦或腰部有濕疹和皮膚破損的患者,以及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孕婦,不宜進行拔罐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治療祖國醫學認為推拿治療的主要作用為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和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松解粘連、滑利關節。此外,它還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達到保健作用。其主要機理是:(1)降低椎間盤內壓力,(2)增加椎間盤外界的壓力,(3)使突出物復(4)位,(5)回納。(2)改變突出物的位置,(6)調節后關節紊亂并使之復(7)位,(8)以解除神經根壓迫。(3)促進局部血液循環,(9)消除炎癥反應,(10)松解粘連,(11)減少對神經根的刺激。(4)放松腰腿部肌肉,(12)加強局部氣血循環,(13)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14)正常的功能,(15)緩解疼痛。常用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是:(1)解除腰臀部肌肉痙攣(2)拉寬椎間隙,降低椎間盤內壓力(3)增加椎間盤外壓力(4)調節后關節、松解粘連(5)促使受損傷的神經根恢復功能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神經根嚴重充血、水腫,推拿后可刺激神經根使癥狀加重。所以急性期前3天最好不用推拿治療。②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較為典型者,應絕對禁止推拿,以免造成嚴重后果。③對于某些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有明確的定位診斷,還要參考CT片,或核磁共振等資料,在對突出物的大小、部位十分明確的情況下,可慎用推拿治療。④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脊柱外傷,有脊髓損傷癥狀者,推拿療法可加劇脊髓損傷,故應禁用。⑤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核、骨髓炎、腫瘤、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推拿療法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⑥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或有嚴重皮膚病、傳染病,懷疑有結核、腫瘤等情況時,應禁用推拿療法。⑦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出血傾象或血液病患者不宜予以推拿治療,否則可引起局部組織內出血。⑧妊娠三個月以上的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禁用推拿治療。婦女在月經期也不宜采用推拿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藥治療 依據祖國醫學的基礎理論,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選用適當的中藥組方,可以有效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對發病早期及氣滯血瘀明顯者,重用通經活血、舒筋止痛之藥。(2)對寒濕重者加健脾利濕藥;對風濕重者加祛風除濕藥。(3)對病程較長的患者可選用一些補腎陽或腎陰藥。總之,不管如何遣方用藥,都要以辨證施治為最主要的原則,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腰椎間盤突出癥中藥外治法 中藥外治法是祖國醫學的傳統療法之一。早在《內經》時代就記載了敷貼、藥熨、熏淋、洗滌等多種外治療法。在骨傷科中,外治法的應用更為廣泛。臨床證實,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中藥在腰部貼敷,對緩解癥狀十分有效而且價格低廉。為使用方便,許多外用中藥已加工成膏藥、純中藥粉劑、酊劑、油劑等成藥。外敷中藥的品種很多,如“坎離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頸腰腿痛保健貼”“骨質增生型安痛保健貼”…等中藥外敷方劑,效果都很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中藥外敷患處此方最為經濟安全且藥力可直達病灶,無副作用,此方法簡單方便且效果明顯?!翱搽x砂”“化堅膏”“骨質增生外敷靈”“頸腰腿痛保健貼”“骨質增生型安痛保健貼”……都適應于: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關節炎、腰肌勞損、頸肩腰腿疼等無菌性炎癥老年患者,也適用于中青年患者。中藥外敷其功能概括的講就是:通經引絡散寒祛濕、通竅消炎,走串散結,消腫止痛。其作用原理:通過皮膚直達病灶,疏通障礙,同時刺激皮膚改善微循環并激發人體調節功能,促進軟骨關節代謝恢復平衡,從而消除病變,達到理想的目的。臥床休息 脊柱的退行性變與負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嚴格而科學的臥床休息,首先就去除了使腰椎病變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因素,給疾病的恢復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基本的治療方法,臥床休息可減少神經炎性物質毒素吸收、促進炎癥消退和恢復,也可以防止神經纖維粘連發生。絕對的臥床休息就是讓病人平臥在硬板床上,只允許在床上翻身,而不允許坐起或站立,進餐及大小便時也不能站起來。一般臥床休息3~4周即可見效。急性發作期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還可考慮在臥床休息的同時加用牽引治療,這樣可以得到更多的制動效果。在臥床一段時間后,如配合中藥外敷、推拿、針灸、理療等方法進行綜合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療效。腰圍的佩帶腰圍是骨科常用的支具中的一種,其主要作用是制動與保護。(1)制動作用。當佩戴上腰圍時,對腰椎的活動,尤其是前屈活動會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組織可以得到相對充分的休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運的恢復,消散致痛物質,使神經根周圍及椎間關節的炎癥反應得以減輕或消失。(2)保護作用。腰圍能加強腰椎的穩定性,因此當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經臥床或牽引后開始下地活動時,佩戴腰圍可加強保護,使腰椎的活動量和活動范圍受到一定限制,鞏固前期治療效果。腰圍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過程中使用范圍較廣,但其佩戴和使用并不是隨意的,佩戴腰圍一般為4~6周,最長不應超過3個月。選擇腰圍的規格應與患者體型相適應,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護理急性期應睡硬板床,絕對臥床3周。避免咳嗽、打噴嚏,防止便秘。等癥狀明顯好轉,可逐步進行背肌鍛煉,并在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微活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緩解或痊愈,但該病的復發率相當高,原因為:(1)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過治療后,雖然癥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2)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愈,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3)在寒冷、潮濕季節未注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4)肝腎虧損未能及時補充。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骨關節病。(5術后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后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復發。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姿勢,養成了各自的習慣,其正確與否對人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從而起到良好的治療與預防作用。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防治中的作用 功能鍛煉又稱練功療法,在我國古代稱為“導引術”,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防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過程中進行自我鍛煉的一種方法,與手法治療、藥物治療、理療等方法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功能鍛煉的最大特點是患者能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有利于調動患者治療的主觀能動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防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急性發作期,功能鍛煉主要是采用適應性牽拉運動和放松運動相結合的體育運動來緩解腰部肌肉痙攣。(2)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緩解期,功能鍛煉主要是進行加強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鍛煉。(3)局部的練功療法可以通過自主的活動加強肌肉的收縮能力,從而達到治療和防止肌肉萎縮的作用。(4)功能鍛煉在配合其他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
2015-12-15 22: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腰間盤突出的治療可以遵醫囑進行椎間盤鏡微創手術同時需要配合醫生使用營養藥物修復調理建議到正規的醫院具體檢查治療祝降
2015-12-15 20: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潤榮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腰椎間盤突出的保守治療方法主要是做腰椎牽引、按摩。對癥口服藥物治療。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也是關鍵。平時最好睡硬板床,對于減少腰椎間盤承受壓力有幫助。腰部平時要保暖,可以帶個腰圍子,既保暖對于腰椎也有保護作用。不要做腰部承重較大的活動和勞動,以免引起復發。一:患者需嚴格臥床休息,床鋪最好用硬板床,臥床時間約為4-5周.充分臥床休息后,可在合適的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度活動。二:注意腰部保暖,盡量不要受寒.避免著涼和貪食生冷之物,不要長時間在空調下,這樣對腰部不好,加強腰背部的保護.三:不要做彎腰又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注意姿勢,避免長久彎腰和過度負重,以免加速椎間盤的病變及加重疼痛.四:在恢復期,患者要逐漸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煉如游泳并注意糾正不良姿勢,注意腰背活動的自我保護,以防止疾病復發。五:平時在飲食上,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芝麻醬,骨頭湯,豆制品,經常吃,也有利于鈣的補充,注意營養結構.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所幫助,祝早日康復!!
2015-12-15 07: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