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慧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兒科
-
寶寶拉稀可能是腹部著涼、腸道感染、飲食不當、腸道菌群失調、過敏等原因導致,可通過止瀉、調理菌群等方法治療。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8-26 16:05
1.腹部著涼:腹部保暖,熱敷按摩。
2.腸道感染:檢查大便,如有炎癥,遵醫囑用消炎藥如阿莫西林。
3.飲食不當:調整飲食,清淡易消化。
4.腸道菌群失調: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調理。
5.過敏:排查過敏原,避免接觸。
寶寶拉稀要重視,必要時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消化不良造成的建議服用雙歧桿菌配合媽咪愛進行調理治療,祝寶寶早日康復
2015-12-16 02: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3,蘋果泥: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2015-12-16 00: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諸小弟 主治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注意飲食衛生:加強衛生宣教,對水源和食品衛生嚴格管理.食品應新鮮,清潔,凡變質的食物均不可喂養小兒,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 提倡母乳喂養母乳是六個月以內嬰兒最適宜的食物,應大力提倡小嬰兒按需喂養.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按時添加輔食:小兒在添加輔助食物時必須注意從少到多,逐漸增加,使嬰兒有個適應過程;從稀到稠,先喝米湯,漸漸過渡到稀飯,軟飯;從細到粗,如加水果時,開始喂果汁,爾后吃果泥.五個月試加雞蛋黃,魚泥,嫩豆腐;七個月以后可添加富有營養,適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魚,肉末,青菜,餅干等,逐漸為斷奶做些必要準備,但應避免在夏天斷奶. 在逐漸添加食物時,最好先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加另一種食物,不要同時添加幾種如遇小兒生病應暫時不加另一種食物.食欲不振時,不宜強制進食. 增強體質: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注意小兒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避免不良刺激: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后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烘便應做消毒處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2015-12-15 14: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