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缺鐵性貧血是常見的貧血類型,不會遺傳。治療方法包括補充鐵劑、調整飲食、治療原發病、定期復查、適當運動等。 1.補充鐵劑:常用的鐵劑有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等。遵醫囑服用,可有效補充鐵元素。 2.調整飲食: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類、豆類等,同時多吃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促進鐵吸收。 3.治療原發病:如月經過多、消化道出血等,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4.定期復查:監測血紅蛋白水平,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 5.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但避免劇烈運動。 總之,缺鐵性貧血通過合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通常能得到有效改善。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5-01-14 22: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貧血的主要原因。造血的原料不足:鐵缺乏,葉酸缺乏;血細胞形態的改變;人體的造血機能降低;紅細胞過多的破壞或損失
2015-12-16 02: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缺鐵性貧血,是缺鐵引起的,與平時的飲食有關系,給遺傳關系不大,但是,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貧血。寶寶也可能會貧血,因為乳汁里含鐵少建議如果寶寶貧血。媽媽也要吃含鐵的食物,六個月給寶寶添加含鐵食物,貧血就能糾正
2015-12-16 01: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貯存鐵的缺乏而影響到血紅蛋白的合成所致的貧血,如慢性失血、吸收障礙、營養不良等均可致體內鐵的缺乏。另外如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也可使體內鐵的供應相對不足。本病發生率甚高,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發生,尤其多見于婦女和嬰幼兒。嚴重貧血或有心功能不全者,應少量多次輸血。注意加用維生素E,補充高蛋白含鐵豐富的食物。堅持補充鐵劑,隨時依據血象檢查調整藥量。口服鐵劑從小量開始,在進食中或飯后服,以減少胃腸道反應。營養不良性貧血,可多進食菠菜、紅棗、黑木耳、鴨血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2015-12-15 21: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貧血的主要原因。造血的原料不足:鐵缺乏,葉酸缺乏;血細胞形態的改變;人體的造血機能降低;紅細胞過多的破壞或損失可以食療。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腎、舌,鴨肫、烏賊、海蜇、蝦米、蛋黃等動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帶、黑木耳、紫菜、發菜、香菇、黃豆、黑豆、腐竹、紅腐乳、芹菜、薺菜、大棗、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
2015-12-15 20: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