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基底細胞腺瘤患者的飲食宜忌及疾病介紹
腮腺基底細胞腺瘤,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外婆眼邊長出了一些褐色的肉粒去醫院檢查說是基底細胞瘤,請問這是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腮腺基底細胞腺瘤是一種少見的良性腫瘤?;颊唢嬍骋饲宓?、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適量攝入蛋白質。忌辛辣油膩、高鹽高脂、生冷食物及煙酒。 1. 宜清淡飲食:選擇清蒸、水煮的烹飪方式,減少油脂攝入,如清炒時蔬、清蒸魚。 2. 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如蘋果、香蕉、橙子、青菜等,增強免疫力。 3. 適量攝入蛋白質:如瘦肉、雞蛋、牛奶,有助于身體恢復。 4. 忌辛辣油膩:如辣椒、油炸食品,可能刺激腺體,加重病情。 5. 忌高鹽高脂:如咸菜、肥肉,會增加心血管負擔。 6. 忌生冷食物:如冷飲、生魚片,易引起胃腸道不適。 7. 忌煙酒:煙酒會損害身體機能,影響恢復。 總之,腮腺基底細胞腺瘤患者的飲食調整對病情恢復有一定幫助,但關鍵還是要遵醫囑進行規范治療。
2025-01-15 02: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腮腺混合瘤為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來源于腮腺上皮.腫瘤內除上皮成份外,還常有粘液,軟骨樣組織等.基底細胞腺瘤生長緩慢,有完整的被膜,術后復發者比較少見.唾液腺腫瘤涉及面廣,由于腫瘤呈多形性和有些腫瘤罕見,故其分類復雜.腮腺基底細胞腺瘤是罕見的,最近的報告中證實了基底細胞腺瘤是良性的.腮腺混合瘤多見于中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腫瘤多表現為耳下區的韌實腫塊表面呈結節狀邊界清楚中等硬度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有移動性無壓痛如腫瘤出現下述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①腫瘤突然增長迅速加快②移動性減少甚至固定③出現疼痛或同側面癱等。全面采集病史進行局部體格檢查必要時行X線攝片及實驗室檢查最終病理檢查以確診。
2015-12-16 08: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腺瘤與混合瘤的區別在于成分不同.如果是基底細胞腺瘤,那就是良性的.如果是混合瘤,則切除不干凈容易復發,多次復發后會有侵犯的傾向.
2015-12-16 06: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基底細胞腺瘤為涎腺上皮性良性腫瘤。Kleinsasser和Klein(1967)首先描述其病理表現,并將其列為涎腺腫瘤的一個類型。Evans(1970)進一步闡述了其特征?;准毎倭龅慕M織來源是閏管細胞或儲備細胞。宜多吃具有抗涎腺腫瘤作用的食物,如文蛤、海蜇、泥鰍、黃顙魚、蛇、貓肉、香椿、藕、青蛙、蒲筍、蕹菜、芋艿、無花果、甜瓜、獼猴桃、杏仁、烏梅、胡桃、魔芋、蕨菜。宜吃止痛、抗潰瘍的食物:泥鰍、對蝦、海帶、青魚、黃瓜、牛蒡菜、無花果、烏梅、菱、藕。宜多吃增強體質、提高免疫機能的食物,如扁豆、綠豆、小麥、茅根、蘆根、杏仁、薊菜、百合、香菇、木耳、薺菜、獼猴桃、山楂、鵝血、鯊魚、鱘魚、鮐魚、銀魚、海參、魚翅。忌煙、酒、咖啡等。忌刺激性食物。忌霉變、燒焦食物。忌油膩、油煎、煙熏食物。忌生硬堅固難咀嚼食物。
2015-12-15 17: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唾液腺腫瘤涉及面廣,由于腫瘤呈多形性和有些腫瘤罕見,故其分類復雜.腮腺基底細胞腺瘤是罕見的,最近的報告中證實了基底細胞腺瘤是良性的. 腮腺混合瘤多見于中年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腫瘤多表現為耳下區的韌實腫塊表面呈結節狀邊界清楚中等硬度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有移動性無壓痛如腫瘤出現下述情況之一時應考慮有惡變之可能①腫瘤突然增長迅速加快②移動性減少甚至固定③出現疼痛或同側面癱等 全面采集病史進行局部體格檢查必要時行X線攝片及實驗室檢查最終病理檢查以確診
2015-12-15 15: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蝕性潰瘍,很少見,占肛門直腸惡性腫瘤的0.2%,是一種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屬器基底細胞的惡性上皮細胞瘤,極少發生轉移,發病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系,故好發于頭、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見于白色人種,少見于有色人種。好發于頭皮、面頸部等暴露部位和戶外工作者。發病年齡都較大,平均在60歲以上,男性多見。據Nielsen(1981年)等報道,30年內治療34例,平均年齡68歲。78%在緣,27%伸入到肛管并累及齒狀線的典型病變為肛管慢性結節,增長緩慢,中央常形成潰瘍,潰瘍周圍繞以珍珠樣隆起的邊緣,即侵蝕性潰瘍。有出血、疼痛、瘙癢、分泌物及大便習慣的改變。早期病變小而表淺,診斷困難,臨床常誤診為痔、肛裂及肛周濕疹,應及早活檢確診。廣泛性局部切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