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歲老人胃癌全切后不愛吃東西咋辦
醫生你好,我父親77歲,一個月前發現患胃癌并做了全切回家靜養但不愛吃東西,感覺扎的慌,很著急該怎么辦男,77歲,此前身體很好,近一年逐漸消瘦,沒有食欲,吃下東西感覺味道不對,乏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77 歲老人胃癌全切術后不愛吃東西,可能是術后消化功能未恢復、心理因素、吻合口問題、缺乏營養、藥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 1. 術后消化功能未恢復:胃全切后,消化功能顯著減弱,食物消化吸收受到影響??蓢L試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蛋羹等。 2. 心理因素:患癌及手術帶來的心理壓力可能影響食欲。家人要多陪伴,給予心理支持,鼓勵患者保持積極心態。 3. 吻合口問題:吻合口狹窄、炎癥等可能導致進食不適。如有必要,需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等,以明確情況。 4. 缺乏營養:術后營養缺乏可能影響食欲??稍卺t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5. 藥物副作用:某些術后使用的藥物可能影響胃腸道功能。若癥狀嚴重,需咨詢醫生調整用藥。 總之,對于胃癌全切術后不愛吃東西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相應措施。同時,建議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2025-01-15 19: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只能先做好護理,胃癌飲食禁忌:適當的飲食,可幫助胃癌患者及早康復! (1)胃癌患者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抗胃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薏米、菱、金針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獼猴桃、無花果、蘋果、沙丁魚、蜂蜜、鴿蛋、牛奶、豬肝、沙蟲、猴頭菌、鮑魚、針魚、海參、牡蠣、烏賊、鯊魚、老虎魚、黃魚鰾、海馬、甲魚。? (2)胃癌患者宜多吃高營養食物,防治惡病質,如烏骨雞、鴿子、鵪鶉、牛肉、豬肉、兔肉、蛋、鴨、豆豉、豆腐、鰱魚、鯇魚、刀魚、塘虱魚、青魚、黃魚、烏賊、鯽魚、鰻、鯪魚、鯧魚、泥鰍、蝦、淡菜、豬肝、鱘魚。? (3)惡心、嘔吐的患者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楊桃、無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烏梅、蓮子。? (4)便血宜吃淡菜、龜、鯊、魚翅、馬蘭頭、金針菜、猴頭菌、蜂蜜、薺菜、香蕉、橄欖、烏梅、木耳、羊血、蠶豆衣、芝麻、柿餅、豆腐渣、螺等。? (5)腹瀉宜吃鯊魚、扁豆、梨、楊梅、芋艿、栗子、石榴、蓮子、芡實、青魚、白槿花 (6)腹痛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魚、鱟魚、蛤蟆魚、沙蟲、海參、烏賊、黃芽菜、芋頭花。? (7)防治化療副作用的食物:獼猴桃、蘆筍、桂圓、核桃、鯽魚、蝦、蟹、山羊血、鵝血、海蜇、鯇魚、塘虱、香菇、黑木耳、鵪鶉、薏米、泥螺、綠豆、金針菜、蘋果、絲瓜、核桃、龜、甲魚、烏梅、杏餅、無花果。另外,人參精華提取的人參皂苷Rh2,能夠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抑制病情發展。?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霉變、污染、堅硬、粗糙、多纖維、油膩、粘滯不易消化食物。? (4)忌煎、炸、煙熏、腌制、生拌食物。?(5)忌暴飲暴食,硬撐硬塞。
2015-12-16 13: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術后要及時服用中藥鞏固療效,藥力直達病灶,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徹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殘余癌細胞,預防復發擴散,減輕癥狀和痛苦,提高生存質量
2015-12-16 1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只有癌細胞控制住,癌癥引起的這些癥狀才能真正得到緩解從中醫角度講,中醫認為癌是正氣不足、氣滯、痰凝、血瘀日久而引起的,中醫認為治療癌癥要以“軟堅散結”為原則,中國日報網、新浪網、搜狐網等媒體有篇“癌癥病情控制為主”的報道的中藥非常好,可以將硬結打散,可延長生命、減輕痛苦、防止復發轉移,最終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2015-12-16 10: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父親做全胃切除,不知道手術是怎么吻合的。根據全胃切除術以后,有的用空腸等代替,但總的來說因為是腸管嗎,比正常的胃容積小,先從心理上克服這一關,就是少量多餐,一次吃少點,容易消化的食物,逐漸擴張代替的“胃”,多人精神方面,其它方面關心他,支持他,不能跟他一樣急,這有個過程的
2015-12-16 06: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