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腎血管性高血壓動脈狹窄是一種由于腎動脈狹窄導致的高血壓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大動脈炎、腎動脈栓塞及先天性腎動脈發育異常等。 1.動脈粥樣硬化: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多發生于老年人,由于動脈壁脂質沉積和斑塊形成,導致腎動脈狹窄。 2.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常見于中青年女性,是一種非動脈粥樣硬化性的血管病變。 3.大動脈炎:主要影響年輕女性,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動脈炎癥和狹窄。 4.腎動脈栓塞:栓子阻塞腎動脈,引起狹窄和高血壓。 5.先天性腎動脈發育異常:如腎動脈先天性狹窄或畸形。 總之,腎血管性高血壓動脈狹窄的病因多樣,診斷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手段。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5-01-15 19: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血管性高血壓? 腎血管性高血壓(RVH)是最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之一,是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引起的高血壓。RVH的實用定又是:高血壓由腎動脈病變引起,病灶清除或腎切除后可恢復。發病率:高血壓人群中,RVH占3%~15%。由于年齡分布不同,所選的人群有別,文獻報導的發病率范圍變化較大,為1%~20%,高峰期為10歲以下的兒童及40歲以上成年人,雖然確切發病率并不清楚,但估計約占高血壓人群的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