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偉林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是一組異質性髓系克隆性疾病,治療難度較大。其能否治好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疾病類型、患者年齡、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方案選擇及對治療的反應等。 1. 疾病類型:低危型患者預后相對較好,高危型則較差。 2. 患者年齡:年輕患者一般身體狀況較好,對治療的耐受性強,治療效果可能更佳。 3. 病情嚴重程度:血小板嚴重降低、癥狀明顯者治療難度增大。 4. 治療方案選擇:包括支持治療、免疫調節劑治療、去甲基化藥物治療等。常用藥物有沙利度胺、來那度胺、阿扎胞苷等。 5. 對治療的反應:部分患者對治療敏感,癥狀改善明顯;而有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總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治療效果因人而異。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心態,定期復查,以爭取較好的預后。
2025-01-16 17: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總的來說,MDS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目前傾向于支持治療為基礎1,支持治療:對嚴重貧血和出血癥狀者,可輸注紅細胞和血小板2可用雄激素,造血生長因子改善造血功能能夠。另外還有誘導分化治療,聯合化療等。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MDS的方法,但風險較高。
2015-12-16 13: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plasitc syndrome,MDS)是一種起源于造血干/祖細胞克隆性疾病,臨床表現以貧血為主,可兼有感染或出血,骨髓內細胞增生,常同時或先后出現紅細胞、粒細胞和巨核細胞發育異常、骨髓病態造血,導致進行性、難治性外周血紅細胞、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具有向白血病轉化的傾向。MDS多數起病隱襲,發病率各家報告不一,高低懸殊。國內外統計發病率為2.5/10萬~12/10萬,有上升趨勢,平均發病年齡為60~75歲,50歲以上的病例占50%~70%,小兒較少見,約3%~17%兒童AL先有MDS,男女之比為2:1,30%~60%MDS轉化為白血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