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反復便秘腹瀉且消化異常,疲倦浮腫咋回事
身體不適.一直有便秘癥狀,知道有便便但是拉不出來,隔了兩天拉出來了但是伴隨腹瀉,然后又是兩天拉不出來,如此循環往復.飯量少,吃了一點就飽而且漲,有想吐的感覺,但是過了一會又餓了,經常有餓的感覺,雖然吃得很少但是還是浮腫,胖.總是覺得疲倦乏力,怎么睡都覺得睡不夠.舌頭中部到舌根上很白,前部紅.以前生過濕疹(和脾胃有關的病),脾胃不知有什么問題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種情況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脾胃虛弱、內分泌失調、腸道菌群失衡、代謝異常等有關。 1.胃腸功能紊亂:胃腸蠕動不規律,時而緩慢導致便秘,時而加快引起腹瀉。情緒、飲食、生活習慣等都可能影響胃腸功能。 2.脾胃虛弱:脾胃運化無力,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出現腹脹、食欲不振、易飽易餓等癥狀。 3.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影響代謝和胃腸功能,導致浮腫、疲倦等。 4.腸道菌群失衡: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引發消化問題。 5.代謝異常:身體的代謝過程出現問題,水分和營養物質代謝紊亂,引起浮腫和異常的饑餓感。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腸鏡、激素水平檢測、血常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飲食規律,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15 13: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脾胃虛弱癥狀: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復,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方藥:參苓白術散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以仁理氣健脾化濕.但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你最好到當地中醫院就診,祝早日康復!
2015-12-16 18: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脾胃虛弱為中醫名詞,指的是受納運化功能減退的病理。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你媽媽可能就是脾氣虛。脾胃虛弱癥狀: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就時顯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復,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2015-12-16 15: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脾胃虛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亂用藥,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后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干、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于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對于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成藥較少,可湯藥調理,上述成藥都比較容易買到。祝健康
2015-12-16 01: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沒分類,可以這樣來治療脾胃虛弱臨床表現:病程較長,泄瀉時輕時重或時發時止,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后易瀉,吃多后見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氣,助運化濕。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用黨參、白術、茯苓、山藥、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陳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劑,分3次服。如時見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膩者,加蒼術、厚樸;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隱隱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氣懶言,便瀉不止,甚至脫肛,加黃芪、升麻、葛根;兼夾濕熱,口苦舌黃,或大便夾粘凍,加黃連、馬齒莧。
2015-12-15 2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