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類固醇肌病是由于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導致的肌肉疾病。治療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拮抗劑、免疫調節劑、營養補充劑等。 1. 糖皮質激素拮抗劑:如米非司酮,可通過抑制糖皮質激素受體發揮作用。 2. 免疫調節劑:像環孢素,能調節免疫系統,減輕炎癥反應對肌肉的損害。 3. 營養補充劑:例如輔酶 Q10,有助于改善肌肉能量代謝。 4. 肌酸:可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 5. 維生素 D:促進鈣吸收,對肌肉功能有一定的維護作用。 總之,類固醇肌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25-01-17 01: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類固醇肌病多在停藥后數周或數月內恢復,部分使用含氟制劑在改用非氟制劑后肌無力癥狀可緩解。采用隔天給藥的方法,減少類固醇的用量以及經常進行蹬車、舉重等體育鍛煉均對治療和預防類固醇肌病有利。預后:大多數患者停藥后數周好轉,肌力逐漸恢復和改善少數患者肌無力可持續1年以上。預防:男性同化激素苯丙酸諾龍能,部分對抗類固醇的促蛋白分解作用可用于預防類固醇肌病的發生。
2015-12-17 02: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