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長期失眠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心理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疾病影響及藥物副作用等。 1.心理壓力:工作、生活中的壓力過大,焦慮、抑郁等情緒容易導致失眠。可通過心理咨詢、放松訓練如冥想、瑜伽等來緩解。 2.不良生活習慣:睡前使用電子設備、熬夜、睡前劇烈運動等。需調整作息,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睡前避免劇烈運動和使用電子設備。 3.環境因素:噪音、光線過強、溫度不適等。改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黑暗和適宜的溫度。 4.疾病影響:如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等。針對具體疾病進行治療,如神經衰弱可服用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5.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影響睡眠。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總之,長期失眠需要綜合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果自我調整效果不佳,建議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16 23: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考慮神經衰弱,植物神經調節紊亂導致,建議睡前避免服用可樂,咖啡,巧克力,酒,茶,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按時吃飯.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并注意改善睡眠環境有利于減輕大腦興奮狀態.可以口服;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安神補腦液進行調理,入睡困難建議口服:地西洋片,另外養成良好的休息習慣,避免勞累,緩解自己的壓力,保持愉快的心情.祝您早日康復!
2015-12-16 08: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和精神科疾病后,應該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看其是否在工作,學習或家庭生活中存在持久的精神緊張因素.有時,心理因素因涉及患者隱私而不易發現,為此,需以心理學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目的,主要是幫助患者尋找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用心理學的方法進行疏導,消除心理障礙,增進心理適應能力,重建心理平銜.至于因為對睡眠缺乏正確認識而導致焦慮,使失眠加重的人,下面的觀念有助于改善睡眠.(1)要有一定的體力活動,疲勞了自然容易入睡.在睡前應保持心情平靜;(2)不要喝茶,不飲用其他易引起興奮的飲料;(3)每個人入睡時間的長短不同,不必顧慮;(4)所需睡眠時間也因人而異,只要沒有嚴重的睡眠不足感,就無需為睡眠時間較短而擔心;(5)接連幾個晚上睡眠較差也不要焦慮,可以聽其自然,疲勞了總會睡好;(6)任何人的睡眠都呈現周期性變化,并非每晚都睡得一樣好.只要對睡眠有一個正確認識,不要為睡眠中出現的一些暫時性障礙擔憂,多數失眠癥患者有可能自然痊愈.心理治療還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起居作息習慣,這對于治療失眠癥和預防失眠癥都是必須的.
2015-12-16 06: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