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左側卵巢囊性暗區,如何治療有效?
做體檢時發現左側卵巢:44mm乘14mm體積大,內可見大小約29mm乘22mm的囊性暗區,月經正常。有的大夫說可以做盆療,做十天,等月經過去輸液就可以了。有的大夫說不用做盆療,吃桂枝茯苓和消結安膠囊就行,還有的說需要查一個CA125.請問各位專家做什么最有效?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體檢發現左側卵巢有囊性暗區,治療方法的選擇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包括囊腫性質、癥狀表現、個體身體狀況、年齡以及生育需求等。 1. 囊腫性質:首先要明確囊性暗區的性質,是生理性囊腫還是病理性囊腫。生理性囊腫如黃體囊腫,通常會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腫則需要進一步評估。 2. 癥狀表現:若患者有腹痛、腹脹、月經紊亂等癥狀,可能提示囊腫需要更積極的治療。 3. 個體身體狀況: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會影響治療方案。如果存在其他基礎疾病,治療時需謹慎考慮。 4. 年齡:年輕患者可能更傾向于保守治療,以保護卵巢功能;年齡較大者可根據情況選擇更徹底的治療方式。 5. 生育需求: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治療方案應盡量減少對生育能力的影響。 總之,對于左側卵巢囊性暗區的治療,不能簡單地說哪種方法最有效,而應綜合考慮上述多種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025-01-17 01: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根據您描述的情況月經經量多時間長主要考慮為黃體功能萎縮不全引起的,不是應該卵巢囊腫引起的,服用藥物對卵巢囊腫的治療作用不大,一般囊腫大于5cm就可以采取手術治療,小于5cm保守治療就可以,建議您去技術力量比好的醫院行彩超復查后再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才能直觀的觀察腫瘤,卵巢腫瘤多為良性,根據情況選擇囊腫切除還是卵巢切除,術后病理檢查就可以了,良性不需要服用,惡性的話需要輔助用藥,祝您健康!
2015-12-17 02:1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可以的,本藥臨床應用: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性包塊、痛經、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產后及流產后惡露不凈、產后尿潴留、放環后腹痛、乳腺小葉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注意:偶見藥后胃脘不適,隱痛,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2015-12-17 0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卵巢囊腫在一般無癥狀的情況下可以保守治療,可試用一些中醫治療方法,但以下幾種情況須手術治療:1囊腫蒂扭轉,會產生劇烈疼痛.2合并感染.3囊腫破裂.4囊腫生長迅速,體積增大.出現上述之一就必須手術治療,所以建議您經常復查.祝您健康!
2015-12-16 17: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卵巢囊腫在一般無癥狀的情況下可以保守治療,可試用一些中醫治療方法,但以下幾種情況須手術治療:1囊腫蒂扭轉,會產生劇烈疼痛.2合并感染.3囊腫破裂.4囊腫生長迅速,體積增大.出現上述之一就必須手術治療,所以建議您經常復查.
2015-12-16 07: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什么情況卵巢囊腫需做切除手術? -
Q: 患有卵巢囊腫要怎么治療? -
Q: 懷疑得了卵巢囊腫要做什么檢查? -
Q: 卵巢囊腫是怎么引起的? -
Q: 左卵巢囊腫怎樣治療,是否需手術? -
Q: 卵巢囊腫患者能否使用三七粉? -
Q: 卵巢囊腫如何判斷是良性的? -
Q: 卵巢囊腫有哪些主要癥狀? -
Q: 子宮卵巢囊腫怎樣治療效果佳? -
Q: 如何有效分辨卵巢囊腫和卵泡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屬廣義上的卵巢腫瘤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患病,但以20-50歲最多見。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有各種不同的性質和形態,即:單一型或混合型、一側性或雙側性、囊性或實質性、良性或惡性,其中以囊性多見,惡性變的程度很高。腹腔鏡檢查可直接看到腫物的大體情況,可觀察整個盆腹腔,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并吸收腹液進行細胞學檢查可確定診斷及術后監護。但對巨大腫塊或粘連性腫塊患者禁忌施行,也無法觀察到腹膜后淋巴結。若囊腫為惡性的卵巢腫瘤,和其他腫瘤一樣,能制造和釋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種產物,這些物質在患者血清中可通過免疫學,生化等方法測出,稱為腫瘤標志物,提示體內存在某種腫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