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身體多處疼痛、怕冷等癥狀如何應對?
我今年29歲,去年生孩子,順產。坐月子時流汗很多,總覺得口干,每天要喝很多水,吃飯不行,第35天的時候感覺兩個膝蓋里特別涼,躺在床上的時候有好幾次眼前一片黑,頭暈,面色蒼白。兩個月后吃了一些中成藥,流汗少了點,但走路無力。5個月的時候,快到冬天了,我的膝蓋疼,酸疼,麻疼,涼疼,有時候背部,腰部,手拐,肩部,手指也是那種疼。不固定,是游走的。一遇到不好的天氣疼痛就厲害。特別怕冷,怕風,情緒也不好,睡眠不好,精神差,脾氣也覺得越來越不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產后出現多汗、頭暈、身體多處疼痛、怕冷、情緒差等癥狀,可能與產后身體未恢復、氣血不足、激素變化、受風著涼、心理因素等有關。 1.產后身體未恢復:生產對身體造成較大消耗,各器官和系統需要時間恢復。在此期間,身體較為虛弱,容易出現各種不適。 2.氣血不足:分娩過程中失血,加上產后哺乳等,可能導致氣血不足,影響身體機能。 3.激素變化:產后體內激素水平急劇變化,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和身體代謝,引發一系列癥狀。 4.受風著涼:坐月子期間保暖不當,風邪入侵,易導致關節和肌肉疼痛。 5.心理因素:產后角色轉變、照顧孩子的壓力等,可能導致情緒波動,影響睡眠和身體狀態。 產后出現這些癥狀需要重視,通過合理的調理和治療,多數可以逐漸改善。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5-01-17 01: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產后風濕的中藥治療需要找專業的中醫診斷下藥,不要盲目用藥。
2015-12-17 04: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你這個現像主要是有血虛的表現造成的一個血虛生風的現像這個可以通補過補血滋陰來達到卻風的效果
2015-12-16 2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位朋友,從你的癥狀來看,可以肯定的說是因為以前生過小孩子后在做月子期間沒有注意保養好,體內侵入了大量的風濕寒氣所導致。而且你所說的這些癥狀都是產后風濕的典型癥狀,根據你現有的病情中可以做以下分析,一,從你的病情中來看應該病情已經轉為慢性的癥狀,但從時間上來看,又象急性的。因為你上面沒有說清楚,這胎是否第一胎,以前有沒有流產過?這很關健。二,如果這是第一胎,以前也沒有流產過的話,那就屬于急性發作,急性發作的原因有二個,1是本身體質較差,2是做月子期間確實根本沒有保養好。三,如果以前流產過,或生過小孩子的話,那病情就由急性轉為慢性,而且已經慢慢的向身體周圍開始發展。這就是人們說的病發癥,其實就是病情越來越嚴重。你上面也提到,看過中醫,醫生說你身體太虛,體質差,說得很對,產后風濕很容易導致一個人的體質虛弱,氣血低落,免疫力下降??空{理是根本沒用的,所以就出現了你上面所說吃了20多副藥也沒有什么感覺,證明你服的藥根本不對癥,因為此病雖然導致了你體質,氣血和免疫力的下降,但不能靠補,有的病人甚至于越補越苦,首先在把體內的風濕寒氣排出,才是重中之重,為什么現在許多的產后風濕的病人越治療就越嚴重,越補就越苦就是這個道理,值得一提的是,此病無論你上醫院做任何檢查都是檢查不出來的,有些癥狀和一般的風濕及類風濕很相似,而一般的風濕及類風濕是可以檢查出來,有的就做為風濕和類風濕來治療,也是一個誤區。此病是完全可以用專門治療產后風濕的中草藥把以前侵入體內的風濕寒氣排出體外,不必有太多的擔心,而且真正對癥的藥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有一個明顯的效果,所以下次再次咨詢時可以把你更多的祥細資料告知,或直接和我聯系,問清癥狀后因病施治,并祝早日康復?。。?
2015-12-16 13: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產后風,又叫“月子病”.在“月子里”的恢復期,筋骨腠理合閉,使風寒包入體內,為之月子產后風難治的原因.產后中風病因及臨床表現:(1)它在臨床癥狀是,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癥狀加重,好著衣,嚴重的病人夏熱天穿棉衣,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正規中醫院就診,以便避免誤,產后生活護理:(1)出汗后注意著涼;2)運動后注意著涼;(3)不能過度疲;(4)不能用涼水洗澡;(5)多休息,自然運動為好;(6)不能食辛辣生冷食物;(7)保持心平氣和,情緒穩定,不易生氣,不易著急;(8)心情開朗,少思少想.
2015-12-16 11: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