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以前積累的病發癥導致現在關節疼痛、行動不便,可能與關節炎癥、損傷、代謝異常、免疫問題、神經病變等有關。 1.關節炎癥:如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炎癥會破壞關節組織,引起疼痛和活動受限。 2.損傷:過去的創傷、扭傷或骨折,若恢復不佳,可能遺留關節問題。 3.代謝異常:像痛風,尿酸鹽結晶在關節沉積,引發疼痛和功能障礙。 4.免疫問題:自身免疫性疾病攻擊關節,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關節。 5.神經病變:糖尿病等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可能影響關節感覺和運動功能。 總之,關節疼痛和行動不便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建議及時就醫,通過詳細的檢查,如 X 線、血液檢查等,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或手術治療等。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的保護和保養。
2025-01-16 15: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關節炎可考慮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并口服氨基葡萄糖來治療的。也可配合吃些中成藥壯骨關節丸。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關節鏡手術、截骨術和人工關節置換術。
2015-12-16 18: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由炎癥、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炎性病變,屬于風濕學科疾病。病發時常常疼痛難忍,關節部位腫脹和劇烈疼痛,還容易引發關節畸形,是導致成人殘疾的“頭號殺手”。對于關節炎的病理病因,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一般是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的,中醫藥的治療方法能使僵硬的關節肌肉得到放松,解除肌肉痙攣,可以達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作用。根據病因進行治療。骨痹驅風膏是根據傳統藥方,嚴格精煉而成的黑膏藥,針對各個部位的關節炎,止痛的同時藥性滲入皮膚,對通絡經脈,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015-12-16 17: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