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5 年用諾和靈 30R 和雙胍血糖控制差怎辦
患糖尿病5年.目前應用諾和靈30R(早10u,晚12u),加0.5毫克鹽酸二鉀雙胍(早晚各一粒),血糖控制并不好(早空腹10.5-11.5,晚餐后2小時12-14);如果不加用二鉀雙胍,或改為胰島素增敏劑,空腹血糖13.5-14.5,餐后血糖21-22.有時候還會低血糖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物選擇與使用、飲食控制、運動情況、胰島功能變化、合并其他疾病等。 1. 藥物選擇與使用:諾和靈 30R 及二甲雙胍的劑量可能需要調整。也可考慮更換胰島素種類,如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等。 2. 飲食控制: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高糖、高脂、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血糖控制。應遵循低糖、低脂、適量蛋白質和高纖維的飲食原則。 3. 運動情況:運動量不足或運動方式不當,無法有效消耗血糖。建議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4. 胰島功能變化:隨著病程延長,胰島功能可能逐漸衰退,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必要時可檢查胰島功能。 5. 合并其他疾病: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也會影響血糖控制。需同時治療這些合并癥。 總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綜合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
2025-01-16 20: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低血糖也是糖尿病并發癥的并發癥的一種正常人的血糖通過肝臟,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維持在一個相當狹窄的范圍內,不論是空腹還是餐后血糖,其底限不應低于3.3毫摩爾/升,當血糖低于2.8時,病人就會出現低血糖反應,如饑餓心慌,大汗淋漓,疲乏無力,面色蒼白等。如果血糖更低,或是持續低血糖的時間更長病人就會出現意識和精神障礙,如找不到地方,認不得人,甚至胡言亂語,像是精神病發作一樣。再重者就會出現昏睡,昏迷而危及生命。z
2015-12-17 04: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故很多糖尿病患者自認為低血糖和他們沒有關系,其實不然。和高血糖一樣,低血糖也可以經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可產生嚴重后果。應用胰島素和磺脲類降糖藥治療的患者應隨身攜帶含糖食物以備自救。進食后,一般低血糖癥狀會在15分鐘內緩解。若未能緩解可再食用上述食物,若仍不緩解,則應到醫院診治。
2015-12-17 00: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吃得太少或藥物量過多,造成低血糖.1、盡快用輸液的方法應急;2、查清引起嘔吐與腹瀉的原因對癥消除;3、根據血糖情況,及時調節用藥量。應吃一些甜食,或喝一些糖水;因為有時低血糖來得迅猛,患者很快就昏迷了,根本無法自救,需要他人的的救助。所以糖尿病患者本人應告訴自己的家屬、朋友,熟悉低血糖的表現和急救知識。另外,要隨身攜帶一個卡片,一旦發生低血糖昏迷,以便得到他人的盡快救助。
2015-12-16 23: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①之前有心慌、冷汗、惡心的感覺,逐漸昏睡,呼之不應。 ②早晨起床時間,怎么也叫不醒,渾身發涼,可見出冷汗,但沒有發現明顯的生命體征的不正常。 ③有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藥,近幾天進食不正常,或腹瀉,嘔吐、感冒發燒,逐漸出現意識障礙、神志恍惚,發展為昏迷。 (4)治療預防低血糖最常見的方式是攜帶糖塊。在發生低血糖昏迷時,應立即補充葡萄糖
2015-12-16 15: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血糖癥?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綜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均稱為低血糖癥。正常人血糖基本穩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圍內。低血糖的標準不易界定。在不同的個人(或甚至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臨床階段)都不相同。所以,應該以更具有生理意義的Whipple’s三聯征來定義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關的癥狀;②當時血糖值較低;③以上癥狀在血糖值同升后會消失。多數低血糖癥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并與藥物相關。非藥物相關低血糖癥中最常見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癥,其次為胰島細胞瘤和其他內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癥,肝源性或惡性腫瘤所致的低血糖癥也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