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多年不愈怎么辦?
我的胃病好多年了,胃鏡做了后說是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核磁也做了,其它都好。中西藥吃了一年,都不見好。主要是晚上脹。更主要的是肚子里好像有半瓶水,晃一晃就咣當咣當?shù)模蟊愫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yī)師
冠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長期不愈,可能與飲食不當、幽門螺桿菌感染、精神因素、藥物使用、胃腸動力異常等有關。 1.飲食不當:長期進食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或暴飲暴食,會加重胃腸負擔。應調整飲食,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蔬菜、水果、粥類等。 2.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常見病因之一。需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如確診感染,可采用四聯(lián)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3.精神因素:長期焦慮、緊張、壓力大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胃腸功能。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保持心情舒暢,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4.藥物使用:不合理用藥或對所用藥物不敏感。應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如可使用雷貝拉唑、蘭索拉唑、莫沙必利等。 5.胃腸動力異常:胃腸蠕動緩慢,導致食物和氣體潴留。可適當增加運動,促進胃腸蠕動,也可服用多潘立酮等藥物。 總之,對于反流性食管炎和慢性胃炎長期不愈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
2025-01-15 21: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不用擔心,缺少纖維,多吃水果蔬菜,香蕉,適量運動少傲夜。
2015-12-17 11: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了,腸道功能要調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腸道中的雙歧桿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減少毒素的產生,并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有害物質,有助于凈化血液、提高免疫力。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了,腸道功能要調理一下,可以吃低聚果糖,其中的FOS可使腸道中的雙歧桿菌快速增殖、抑制有害菌繁殖,減少毒素的產生,并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有害物質,有助于凈化血液、提高免疫力。
2015-12-16 2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配方:胡蘿卜200克,陳皮10克,瘦豬肉100克。 制法:胡蘿卜切絲,豬肉切絲后加鹽、黃酒拌勻,陳皮浸泡至軟切絲。先炒胡蘿卜至成熟后出鍋,再用油炒肉絲、陳皮3分鐘,加入胡蘿卜絲、少許鹽、黃酒同炒至干,加水少量燜燒3~5分鐘,撤入香蔥即成。
2015-12-16 21: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y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這種情況不要緊.因為你這是過節(jié)吃的蔬菜太少,肉太多,脂肪是液體的,大腸不能吸收,所以大便稀不成形.少吃脂肪,多吃點蔬菜就好了.如果你很少吃蔬菜的話,那么你沒病,如果你有腸胃病的話,那你不止大便稀。便溏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稱薄糞。與腹瀉不同,一般排便次數(shù)可不增多,也可次數(shù)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暢,或有排不盡的感受為大便粘滯不爽。兩者可單獨存在,有時也可交替發(fā)生。 本證多見于脾虛。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指導意見:●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粒后用糖浸漬,再和入面粉制成糕點。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面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于腹脹、食欲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雞內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面粉500克及適量的糖制成糕,適用于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后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黃芪、白術、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末,拌勻即成。適用于胃脹痛、嘔吐納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于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臨床表現(xiàn)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shù)明顯增加,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配方:茯苓細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枚。 制法:先將粳米、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加入茯苓粉,用筷子攪勻煮沸,加少許白糖調味。 功效:健脾滲濕,調中止瀉。 用法: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配方:淮山藥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紅糖10克。 制法:上藥水煎頓服。 功效:補脾滲濕止瀉。 用法:每日1劑,頓服。 配方:薰米50克,白扁豆50克,蓮子肉(去心)50克,紅棗20個,胡桃仁50克,龍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制法:將前三味泡發(fā)煮熟,紅棗泡發(fā),胡桃仁炒熟,糯米蒸熟備用,在大碗內涂抹一層豬油,放入青梅、龍眼肉、棗、核桃面、蓮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后放熟糯米飯,再上蒸鍋蒸10分鐘,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補腎化濕。 用法:可作點心服食,一次不宜多食。 配方:黃芪100克,山藥100克,蓮子肉(去心)100克。 制法:將上三味洗凈共煮粥。 功效:健脾益胃止瀉。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脾虛者宜吃以下食品。 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谷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因之而強健。”可以說凡虛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虛之人,最宜食之。
2015-12-16 15: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