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癤子 13 天未出頭有膿,如何處理?
我的臉上長了一個癤子,已經13天了,現在已經不疼了,不過也沒出頭,一摸表面凸起處軟軟的,里面好像有膿,請問現在該怎么處理?謝謝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臉上長癤子 13 天未出頭且有膿,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癤子的發展階段、個人皮膚狀況、是否存在感染擴散、治療方法的選擇、后續護理等。 1. 癤子發展階段:此時癤子可能處于成熟階段,膿液積聚。如果膿液較多,可能需要醫生進行切開引流,排出膿液。 2. 個人皮膚狀況:不同人的皮膚恢復能力不同。皮膚較敏感或抵抗力弱的,恢復可能較慢,要注意避免刺激。 3. 感染擴散風險:觀察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發熱等感染擴散跡象。若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等治療。 4. 治療方法選擇:可先嘗試熱敷,促進膿液吸收。若無效,應及時就醫處理。 5. 后續護理: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擠壓,防止感染加重。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 總之,臉上長癤子有膿應引起重視,及時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促進恢復,避免留下疤痕等不良后果。
2025-01-15 18: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可能是毛囊炎或皮脂腺發炎或癤瘡,與飲食生活習慣也有關系的。建議你避免辛辣食物,低脂飲食,建議去藥店買無菌棉簽和酒精,用酒精擦.注意不要擠壓,否則容易導致感染擴散,甚至發生生命危險。勤洗臉。
2015-12-17 1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注意皮膚衛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類,最好不多吃甜食。千萬不要用擠捏的方法去排膿。尤其是面部和上唇的癤子。對于反復發作的癤病,要尋找潛在的因素,消除體內感染病灶。檢查有無貧血和糖尿病等情況,一旦發現要及時治療。2.抗生素的注射和內服。早期應用足量抗生素。首選青霉素,也可用潔霉素0.6g肌注,每日兩次,也可用先鋒霉素、泰利必妥及磺胺等。3.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混合菌苗療法、自血療法。也可皮下注射轉移因子2mg/次,每周兩次,五周為一療程。4.早期的癤子不能切開引流。成熟的癤子已化膿變軟者,可切開排膿。但面部和上唇的癤子千萬不要擠壓和隨意切開。未成膿者,可每日外用純魚石脂,或魚石脂硫磺泥膏,可促進炎癥消退。5.可進行紫外線、紅外線、超短波照射,緩解炎癥。其病原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白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致。皮膚擦傷、糜爛等均有利于細菌侵入及繁殖。皮脂溢出過多及因職業而常與礦物油接觸的人,也容易發生癤子。癤病多半發生于炎熱的夏季。高溫、潮濕、多汗容易使病原菌侵入皮膚。皮膚不清潔是一個重要因素。身體抵抗力降低、體弱、糖尿病、腎臟炎、貧血等皆可成為本病的誘因。
2015-12-17 06: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癤是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中醫將熱癤歸人“溫毒”范疇,又稱暑癤;有頭癤又稱石癤,無頭癤又稱軟癤。病因為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或在日光下曝曬,感受暑毒而成;或由暑濕郁蒸肌膚,汗泄不暢,致生痤痹,復經搔抓、破傷染毒而成。多發于頭面部。體質衰弱,皮毛不固患兒,更易發生本病。[臨床表現]局部紅、腫、灼熱、疼痛,突起根淺,腫勢局限。出膿即愈。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邱-醫-堂膏藥內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快速生長。對各種化膿性潰爛,無名腫毒、久治不愈的傷口、外傷感染、等疾病療效奇特,不打針、不吃藥、不手術、無痛苦,可迅速愈合傷口而達治愈目的,無副作用。
2015-12-17 05: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