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臨床表現及新生兒患病原因有哪些
腦癱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隔壁家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就被確診為腦癱了,本來一家人很開心的,沒想到會變成這樣,我前段時間看到她們還說恭喜來著,沒想到...我想問問為什么新生兒容易腦癱呢咨詢一下治療小兒腦癱的地方要注意什么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腦癱的臨床表現多樣,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發作等。新生兒易患腦癱,可能與早產、低體重出生、新生兒窒息、高膽紅素血癥、宮內感染等因素有關。 1.運動障礙:患兒肌肉無力、協調性差,無法完成正常的動作,如抬頭、翻身、坐立、行走等。 2.姿勢異常:常見有頭部后仰、四肢扭曲、脊柱側彎等異常姿勢。 3.智力障礙:表現為學習能力差、理解能力弱、認知水平低。 4.語言障礙:說話困難,發音不清,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差。 5.癲癇發作:部分腦癱患兒會出現癲癇癥狀,如突然抽搐、意識喪失。 6.早產: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成熟,大腦易受損。 7.低體重出生:體重過低,身體機能弱,大腦發育易受影響。 8.新生兒窒息:大腦缺氧,導致腦細胞損傷。 9.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過高損傷腦細胞。 10.宮內感染: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總之,腦癱對患兒的生活影響極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1-16 15: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智殘性言語發育遲緩:智力殘疾多數為大腦發育不正常,學習語言的過程自然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重癥智力殘疾者大多數不會說話,而輕度智力殘疾小兒,偏于嚴重者比較容易診斷,輕者則首先需要進行精神、智力發育的評定,診斷要十分慎重。
2015-12-17 1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單純性言語發育遲緩:這類小兒聽力、智力正常,全身其他檢查也無明顯異常,但到了說話的年齡不說話,卻可以聽懂別人的講話。2、耳聾性言語發育遲緩:由于種種原因造成聽力障礙,并影響言語發育。3、環境性言語發育遲緩:家庭缺少語言環境,父母為聾啞人或言語障礙者,也可以造成小兒的言語發育遲緩。"
2015-12-17 10: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1)運動發育落后:100天不能抬頭;4個月后拇指向收,手張不開;5個月后不會伸手抓物;4—6個月不會笑,不認人,面貌異常;8個月不會坐;10個月不會爬;15個月不會走。(2)主動活動減少(3)反射異常:原始反射延遲消失;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如坐位時,向各方向推患兒,患兒不會用手支撐。(4)肌張力異常及姿勢異常。
2015-12-17 08: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最初常表現為肌張力降低、腱反射減弱,數月后出現明顯無力及痙攣,下肢較上肢明顯,無力首先累及內收肌,腱反射活躍。患兒腿部運動僵硬笨拙,用雙手在腋窩下抱起患兒時無蹬腿動作,仍保持腿部原伸直或屈曲狀態,大多數患兒跖反射呈伸性反應。
2015-12-17 0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