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能根治嗎?
一朋友得了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在醫院住院治療后,現在用中藥治療,目前還是靠輸血維持,治療近一年,沒有多大的好轉,請問這類病目前能根治嗎?還是一直都靠輸血,她是江西贛洲的,哪里的醫院對這病有特長?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其發病機制涉及多種因素,如自身免疫異常、藥物影響、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免疫調節、輸血支持等,但根治存在一定難度。 1.發病機制: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可能攻擊造血細胞;某些藥物如氯霉素等可能損傷造血功能;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基因缺陷影響造血;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也可能引發。 2.治療方法:藥物方面,可使用雄激素如丙酸睪酮、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免疫調節治療,如使用免疫球蛋白。若貧血嚴重,輸血是重要的支持手段。同時,也可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 3.治療難點:病因復雜,難以明確具體致病因素,增加了治療難度。部分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佳,病情易反復。 4.康復建議: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5.未來展望: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有望提高治愈率。 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和醫生共同努力,綜合多種治療手段,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
2025-01-16 16: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簡稱純紅再障;系骨髓紅細胞系列選擇性再生障礙所致一組少見的綜合征。國內文獻報告已超過100例。發病機制多數與自身免疫有關。臨床上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獲得性又可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按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
2015-12-17 14: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除了骨髓移植一般沒有特效!祝健康!
2015-12-17 09: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純紅再障;系骨髓紅細胞系列選擇性再生障礙所致一組少見的綜合征。國內文獻報告已超過100例。發病機制多數與自身免疫有關。臨床上可分為先天性和獲得性兩大類,獲得性又可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按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
2015-12-17 06: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錦華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治療胸腺瘤診斷一旦確立,應及早切除,術后貧血的緩解率可達30%;如術后獲緩解者,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可能有效。對不伴胸腺瘤的原發性獲得性純紅再障,可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雄激素及雷公藤多甙等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如治療無效,應及時選用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磷酰胺、6-巰基嘌呤、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或抗胸腺球蛋白等,環胞菌素A也可選用。有認為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和環胞菌素A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治療有效者常于1~8周后出現網織紅細胞增多,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可使66%以上病人獲得緩解,但復發率可達80%。如各種治療無效,可作脾切除,某些病例有效,無效者術后再應用免疫抑制劑可望有效。體內抗體滴度高者也可選用血漿交換術,達那唑亦可試用。為改善癥狀可輸紅細胞,長期反復輸血者,繼發性血色病發生率較高,宜及時選用去鐵胺。
2015-12-17 06: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