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經常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時胸口刺痛、有時偏頭痛,可能是由肝郁氣滯、氣血不足、心腎不交、痰火擾心、陰虛火旺等原因引起。 1.肝郁氣滯:長期情緒不暢,導致肝氣郁結。可表現為心情煩躁、胸口刺痛等。常用中藥有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 2.氣血不足:身體氣血虧虛,不能濡養心神。常見癥狀為失眠多夢、頭暈乏力。可用歸脾丸、八珍湯調理。 3.心腎不交:心與腎的生理協調失常。會有失眠、心煩、多夢等表現。天王補心丹對此有一定幫助。 4.痰火擾心:體內痰熱內盛,擾動心神。多伴有煩躁、失眠。黃連溫膽湯可用于調理。 5.陰虛火旺:陰液虧虛,虛火內生。常有失眠、心煩、口干等癥狀。可用知柏地黃丸等。 出現這些癥狀,建議先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中藥調理。同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規律作息,避免勞累。
2025-01-16 16: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睡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習慣,因而保持良好的生理習慣,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是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應在有經驗的大夫指導下用藥.同時能做到:①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睡前思想放松.②睡前不要過饑過飽.③臥室里光線要柔和,溫度不易過高.④堅持每天睡前用熱水洗腳.⑤飲食上可多吃些葵花子,大棗,蜂蜜,小米,牛奶等,晚上可飲小米,蓮子,紅棗,百合粥.⑥中午過后盡量不飲用茶葉,咖啡,可樂.⑦睡前不宜飲酒.雖然酒精可能會使人很快入睡,但同時也會打亂睡眠節律,影響體力的恢復.⑧不抽煙:尼古丁妨礙人們平穩地進入睡眠和影響睡眠質量,哪怕是在睡前少量吸煙對睡眠也有影響.另外,我建議你采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選用鎮驚安神,滋陰補腎,健脾瀉肝,活血化瘀等方法,讓自己睡得好,我需要了解你的詳細病情,如果需要我的幫助可以與我聯系,祝早日擺脫失眠的困擾!
2015-12-17 22: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正常人大多數在上床后三十分鐘以內便可入睡且持續四到十個小時,而失眠的人上床后很長時間也不能入睡,即使入睡也很難維持睡眠,且有醒后不能恢復疲乏,白天精神不振,學習與工作受到影響等表現.失眠常由心理,生理因素造成,最多見的為工作壓力過大,社會競爭激烈,人際關系和家庭問題的處理不當,學習緊張及考試前的緊張,情緒焦慮抑郁的問題,酒類與藥物的依賴,遭遇意外打擊,親人離喪,個人損失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軀體疾病,用藥,中毒或環境因素引起的,如在患有疼痛與明顯不適感的軀體疾病患者,內分泌疾病患者,長期服用中樞興奮劑,抑郁劑患者在用藥期間或停藥之后均可引起失眠或睡眠維持困難.廣義睡眠障礙又劃分為兩個亞類,一類稱為睡眠障礙,包括失眠,過度嗜睡,醒覺與睡眠節律障礙.另一類稱為異常睡眠,包括睡行癥,夜驚癥,夢魔癥.例如:某中年男性,已婚,工程師.病前性格內向,敏感多疑,好強任性,沉默少語.由于是大專學歷,較科室的其他人低,但又不甘落后,日以繼夜的學習,工作.自擔任科室領導后,心理壓力更大,一年多來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易疲勞,常感頭暈目眩,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減退,心情煩躁,食欲下降,常腹瀉,明顯變瘦,漸感體力不足.長期服安眠藥也不能維持3小時睡眠,次日昏昏沉沉,難以堅持工作.前來心理專科接受治療,每周三次,經兩周的治療后患者恢復了工作.例如:某大學生,心情沉重,郁悶,對周圍事物沒有興趣,對生活感到失望,對前途喪失信心,感受不到人生的樂趣,整天沉浸在苦悶之中.身體感覺不適,疲乏無力,沒有食欲,嚴重失眠,記憶力減退,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先在內科和神經科就診,后轉到心理專科診治,經一個月的治療后,消除抑郁,情緒穩定,睡眠良好,記憶力恢復,學習成績上升.失眠是心理專科的常見病,但傳統治療往往以藥物鎮靜為主,病人服藥期間有效,停藥后易復發,長期服藥又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故目前最新的心理治療為了統合施治,我們采用心理疏導,催眠療法,森田療法,行為治療及物理治療等配合少量藥物治療,可起到快速有效并減少大量用藥的副作用,讓病人心身得以康復
2015-12-17 17: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需要檢查甲狀腺功能情況,和服用谷維素和維生素B1及參芪五味子丸等
2015-12-17 15: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最好采用中藥配合心理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中藥可以起到調理情緒,醒腦開竅、疏肝解郁、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及平衡陰陽的作用。中藥副作用小、標本兼治。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從根本上治療疾病,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疾病反復發作的原因就是沒有治療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達到根治。祝早日康復。
2015-12-17 04: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