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女性常腰疼,能否判斷病因及如何應對?
女"30歲"1米62"最近腰疼病經常犯"痛點在尾椎以上大概一拳高位置"脊柱兩旁的盆骨摸起來貌似很硬的骨頭上"癥狀是"做家務活多了彎腰疊被子時間長了"腰直不起來"痛點有酸痛感覺"嚴重時帶的腿也有酸麻感覺"有時候是一側疼"有時候是兩側疼"只能掘著屁股走路"或者平躺一會讓腰得到放松或者用手支撐窗臺慢慢直起"總之是無法憑借腰自身力量直起身"初中時滑旱冰甩過屁股"高中時疑似腰間盤突出按摩治療過"后許久未犯未曾腰疼"直到27-28歲左右吧"有時候干活多了"或者來例假之前累著了就腰疼"臥床休養幾天自行好轉"近一年半我換了份工作"經常坐一天不怎么動"跟這個有關系嗎?請問醫生以上描述能否判斷是腰間盤突出還是腰肌勞損?生活中應該如何注意"若犯如何治療或者自行修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30 歲女性經常腰疼,可能是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女性生理期影響等。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明確診斷。 1. 腰肌勞損:多因長期腰部姿勢不良、勞累等引起。表現為腰部酸痛,勞累后加重。治療以休息、熱敷、按摩、理療為主,可使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緩解疼痛。 2. 腰椎間盤突出:常因椎間盤退變、外傷等導致。除腰疼外,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治療包括臥床休息、牽引、藥物治療(如甲鈷胺、腰痛寧膠囊),嚴重時需手術。 3. 腰椎管狹窄:多為先天發育或后天退變所致。癥狀為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下肢疼痛、無力。治療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4. 腰椎滑脫:多與腰椎退變、外傷等有關。可有腰部疼痛、下肢無力。輕度可保守治療,嚴重時手術。 5. 女性生理期:例假前盆腔充血,可能導致腰部不適。注意休息和保暖,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總之,僅憑癥狀難以明確病因,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腰椎 X 線、CT、磁共振等),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彎腰、負重,適當鍛煉腰部肌肉。
2025-02-12 18: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