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后天心臟病多年,現低血壓,該咋辦?
媽媽心臟病是后天形成,有7-8年了,期間一直有復查,藥一直堅持吃,但最近幾天有低血壓癥狀是不是應該到醫院復查,還是應該吃點什么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臟病患者出現低血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藥物副作用、心臟功能變化、血容量不足、體位改變、內分泌疾病等。 1. 藥物副作用:長期服用治療心臟病的藥物,部分可能導致血壓降低。例如某些降壓藥、血管擴張劑等。 2. 心臟功能變化:心功能減退,心臟輸出量減少,可能引起低血壓。 3. 血容量不足:如大量出汗、腹瀉、嘔吐等導致體液丟失。 4. 體位改變:突然從臥位或蹲位站起,可能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5.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6. 其他原因:營養不良、貧血等也可能有影響。 鑒于低血壓的原因較為復雜,且可能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建議及時到醫院心內科就診,進行全面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聲、血常規、甲狀腺功能等,以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未明確原因前,切勿自行用藥。
2025-02-12 02: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低血壓是臨床常見癥狀,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mmHg即為低血壓,常見原因是體位性低血壓,常在平臥、下蹲突然站起或長時間站立時出現,此時會出現眩暈等短暫性腦缺血癥狀可以適當多吃些咸一點的食品,因為鹽能使血壓上升。每天多喝水、多運動能增加血容量,還可吃些桂圓肉、大棗、紅小豆等,不但能增加營養,還有利于糾正低血壓
2015-12-18 18: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壓低,與心功能下降有關。建議到醫院檢查心臟,如果心功能差,要營養心肌治療。
2015-12-18 08: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低血壓是生活中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通常會伴有頭暈、眼黑、肢軟,甚至暈厥或休克的癥狀出現。繼發性低血壓常繼發于急性失血、心臟病發作、慢性貧血、糖尿病、腦動脈硬化、中風之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虛弱、頭暈、視力障礙。低血壓患者在飲食營養方面應給予高營養、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的飲食:適當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煙酰胺(維生素PP)等。適當飲用咖啡、可可和濃茶,有助于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改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有利于提升血壓和改善臨床癥狀。
2015-12-18 02: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這種情況要注意藥物影響、心功能下降造成的影響,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影響。充分休息也是很關鍵的,口服生脈飲等藥物來進行治療,必要時到內科及時的檢查,確定原因最關鍵的。
2015-12-18 02: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