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腦癱有哪些具體癥狀表現?
嬰幼兒腦癱的癥狀都有什么呢?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我是在37的時候生的小寶寶,當時因為羊水少,寶寶出生的時侯,小臉憋的通紅,但是還好沒啥大影響,可是寶寶長大之后,發現他的小手總是痙攣,走路也是踮腳尖,兩腳跟都不著地,兩腿走路不能分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幼兒腦癱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癲癇發作等。 1.運動障礙:患兒肌肉無力,自主運動困難,動作不協調,如手部痙攣、踮腳尖走路等。 2.姿勢異常:常出現頭部后仰、脊柱側彎、兩腿不能分開等異常姿勢。 3.智力障礙:部分患兒存在智力發育遲緩,學習能力差。 4.語言障礙:說話不清、表達困難,甚至無法說話。 5.癲癇發作:可能會突然出現抽搐、意識喪失等癲癇癥狀。 6.感覺異常:對觸覺、痛覺等感覺不敏感或過于敏感。 7.情緒和行為問題:易哭鬧、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總之,嬰幼兒腦癱的癥狀較為復雜,需要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小兒神經內科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5-02-12 23: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治療腦癱的癥狀還表現為哭時生活沒有聲音或哭聲低沉發直;三個月還不能翻身,四個月還不能抬頭,六個月還不能坐一段時間,八個月還不會爬;一歲運動時手腳不協調,偏側運動較多;睡眠時間過長或不睡覺;眼神與父母沒有交流所以家長必須掌握幫助寶寶進行大腦特殊訓練的方法。最終的效果取決于家長的耐心和配合。
2015-12-18 16: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性癱瘓;又稱大腦性癱瘓、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1、宜采用綜合性治療,包括智力和語言訓練,理療、體療、針灸、按摩、支架及石膏矯形。2、矯形手術目的是減少痙攣、改善肌力平衡、矯正畸形、穩定關節。手術方法可分4類:①后根神經切斷術;②神經切斷術:支配痙攣肌肉的神經分支切斷術;③肌腱手術;④骨關腦性癱瘓的拔罐療法。3、神經外科手術重在緩解痙攣。你好,眼球震顫,上肢辨距不良,步態不穩,搖晃。小兒腦癱的類型有很多,常見的如痙攣型,共濟失調型等,每種類型的腦癱會出現不同癥狀表現。
2015-12-18 08: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小兒腦癱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癥,病變在腦,累及四肢,表現多樣,可伴有智力底下,驚厥,聽覺和視覺障礙,行為異常等,患兒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除醫療藥物治療外,還應專職給予特殊康復訓練。對于腦癱的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幫助患兒得以進一步的康復。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對小兒腦癱進行家庭康復訓練需要父母極大的耐心和科學的訓練方法。
2015-12-18 08: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嬰兒腦癱早期癥狀有:反應遲鈍,語言、智力要差一些,手指、上下肢會比較僵硬。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手經常握拳,拇指內收。腦癱有多種類型,癥狀不太一樣。是否能康復和正常生活,要看孩子的病情輕重,以及與康復治療是否及時和堅持得如何等有關。具體的康復治療, 你好,通過早期干預可以減少3/4的腦癱的發生,效果明顯,方法很簡單,還有主動運動訓練,發展運動能力,糾正不正常的姿勢,如果定期檢查發現有問題就要及時做檢查。治療越早越好。
2015-12-18 03: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