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歲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治療疑問
患者性別:女患者年齡:37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查出糖尿病一年,現在服用參芪降糖粿粒,一次一包,一天三次;格列美脲,一天一次,一次二粒半,(總量5毫克),現早上空腹血糖大多在7.0至8.0之間,上午餐前常有心慌,頭暈等似低血糖癥狀,中晚二餐前血糖在6.0以下,餐后血二小時血糖多數在7.0以上,因兩足原有真菌感染,常感到餐后手足癢。上周就診,醫生建議用胰島素,是否真的該用胰島素了,家里人著急,病人自己心煩,認為病情加重了,心理負擔很重。李老師已經回答過我前次的提問,我想了解詳細些,如:1、怎樣才是血糖控制較好,對病人來說具體的血糖在多少以內算是控制較好,2、還有如格列美脲使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后還有別的辦法嗎?3、、根據現在使用格列美脲的劑量,如果控制不好,是否還可以再加要劑量。4、胰島素到底何時使用時合適?這里先感謝李老師上次的答復。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年目前一般情況:一般情況可,血壓120|80mmHG,曾測胰島素抗體為陰性,血脂、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等均為正常。病史:體檢時查血糖9.0,一周后去醫院 就診,查血糖13.0,血白細胞總數3400,后查尿微量白蛋白,比正常超出一點,未達中度損害,診斷明確后,開始用糖腎平,和參芪降糖粿粒,血糖控制未達最佳,空腹也在7.0以上,后來換個醫生,換了一個藥,是格列美脲,[本貼已經被雅舟在2005-8-1723:04:47修改過][本貼已經被雅舟在2005-8-1723:06:15修改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37 歲女性患糖尿病一年,目前用藥血糖控制不佳,存在諸多疑問,如血糖控制標準、格列美脲控制不佳的辦法、能否加量、胰島素使用時機等。 1. 血糖控制標準:一般來說,對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 4.4 - 7.0mmol/L,餐后 2 小時血糖小于 10.0mmol/L。但對于部分患者,如存在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控制目標可能會適當放寬。 2. 格列美脲控制不佳的辦法:除了格列美脲,還可以考慮使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達格列凈等藥物。這些藥物作用機制不同,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 3. 格列美脲能否加量:不建議自行加量。藥物劑量調整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血糖水平、肝腎功能、胰島功能等。加量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和藥物不良反應。 4. 胰島素使用時機:當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存在嚴重并發癥、處于應激狀態(如手術、感染)、妊娠期等情況時,可考慮使用胰島素。 5. 患者目前情況:患者空腹血糖在 7.0 - 8.0mmol/L,上午餐前有類似低血糖癥狀,中晚二餐前血糖較低,餐后 2 小時血糖多數在 7.0 以上,且有真菌感染和手足癢的癥狀。建議進一步檢查胰島功能,評估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糖尿病的治療需要個體化,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遵循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同時注意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管理,以控制血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2025-02-12 23: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糖控制較好是指空腹及餐后血糖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糖化血紅蛋白也正常。如果格列美脲控制不住,并且飲食也控制了,則可以加用其他藥物,如二甲雙胍,拜糖平等。如果有并發癥,或血糖控制不佳,需要用胰島素時,應盡早用,以控制住血糖,防止一些器官并發癥的發生。不要有心理顧慮。
2015-12-18 15: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可以考慮適當增加用藥量觀察
2015-12-18 15: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二甲雙胍及拜糖平都可以用,如果年齡較大,體瘦,則最好不用二甲雙胍,相對來講,拜糖平的副作用是較小的。餐后二小時血糖,最好能控制在7.8以內。我個人的意見是加大一個藥的藥量,不如配合另一種藥用。胰島移植現在開展的不多。
2015-12-18 11: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血糖癥? 低血糖(hypoglycemia)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綜合征。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葡萄糖(簡稱血糖)濃度過低均稱為低血糖癥。正常人血糖基本穩定在3.3~8.9mmol/L(60~160mg/dl)的范圍內。低血糖的標準不易界定。在不同的個人(或甚至是同一個人的不同臨床階段)都不相同。所以,應該以更具有生理意義的Whipple’s三聯征來定義才合理:①具有低血糖相關的癥狀;②當時血糖值較低;③以上癥狀在血糖值同升后會消失。多數低血糖癥發生在糖尿病患者,并與藥物相關。非藥物相關低血糖癥中最常見的是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癥,其次為胰島細胞瘤和其他內分泌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癥,肝源性或惡性腫瘤所致的低血糖癥也不少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