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供血不足和腦血管彈性減退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較多,如血管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良生活習慣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改變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8-21 09:53
1.藥物治療:可使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穩定斑塊、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擴張血管藥物如尼莫地平,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中成藥如銀杏葉片,活血化瘀。但用藥需遵醫囑。
2.飲食調整:遵循低鹽、低脂、低糖的原則,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芹菜、蘋果等;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肉。
3.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增強體質。
4.控制基礎病:若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應規律服藥,控制血壓、血糖。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腦血管相關檢查,如經顱多普勒超聲等,了解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腦供血不足和腦血管彈性減退,患者需綜合治療,積極改善生活方式,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并定期復查。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子杰 主治醫師
南寧市邕寧區中醫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藥物治療:臨床常用于治療腦缺血性血管病變的鈣通道阻滯劑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組胺類藥培他啶對腦血管、心血管,特別是對椎-基底動脈系統有較明顯的擴張作用,可顯著增加心、腦及周圍循環血流量,改善血循環并降低全身血壓,還有輕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擴張劑(如尼麥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于缺血性腦病有一定療效;抗凝劑及抗血小板聚集劑(如藻酸雙酯鈉、阿司匹林等)能減少周圍動脈內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中成藥(如銀杏葉、黃芪、川芎嗪等)能改善腦動脈硬化癥的臨床癥狀,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2015-12-19 07: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腦供血不足可引發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廣泛彌散性病變,腦的整合機能就會明顯受損。患者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肢體麻木、失眠、多夢、記憶力明顯減退等癥狀。有的還會表現為性格突然改變,與平日反差極大等。早期腦供血不足是可逆的,只要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就可避免或延緩中風的發作。一旦出現了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時,要盡快就醫,找出病因,并針對病因及時治療。
2015-12-18 23:23
-